成型模具及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821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成型模具及成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模具,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成型模具的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出现由多孔材料制备的成型模具,由于该成型模具的多孔性,在对该成型模具抽真空时,所述成型模具自身的孔洞内形成负压,使得成型材料贴合成型面,从而实现无需压合成型材料即可成型的目的。然而,上述成型方式的成型效果往往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型模具,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该成型模具的成型系统。

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及一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制成,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一上模板、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一模仁与所述多个定位柱由所述上模板的同一表面凸伸形成,所述下模组件对应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定位孔,并对应所述模仁形成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能够在所述下模组件抽真空时产生负压而使得容置于所述成型腔内的成型材料与所述成型腔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孔能够在所述下模组件抽真空时产生负压,使所述多个定位柱沿所述定位孔滑动而使得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压合,从而对所述成型材料进行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至少一模仁朝所述下表面方向凹设形成至少一收容槽,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至少一成型模,所述成型腔形成于所述成型模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凹设形成一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多个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槽包括多个第一部分,每一第一部分的一端连通一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一部分远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相交于一交汇处,每一第一部分的长度均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槽包括一本部及多个由所述本部的内壁朝远离所述本部中心方向开设形成的延伸部,所述成型模与所述本部匹配。

一种成型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成型模具以及与每一成型模具连接的一抽真空装置,每一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及一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制成,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一上模板、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定位柱,所述至少一模仁与所述多个定位柱由所述上模板的同一表面凸伸形成,所述下模组件对应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定位孔,并对应所述模仁形成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能够在抽真空装置对所述下模组件抽真空时产生负压而使得容置于所述成型腔内的成型材料与所述成型腔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孔能够在抽真空装置对所述下模组件抽真空时产生负压,使所述多个定位柱沿所述定位孔滑动而使得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压合,从而对所述成型材料进行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至少一模仁朝所述下表面方向凹设形成至少一收容槽,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至少一成型模,所述成型腔形成于所述成型模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表面向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凹设形成一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多个定位孔及所述抽真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槽包括多个第一部分,每一第一部分的一端连通一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一部分远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相交于一交汇处,每一第一部分的长度均相等,所述交汇处对应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槽包括一本部及多个由所述本部的内壁朝远离所述本部中心方向开设形成的延伸部,所述成型模与所述本部匹配。

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由于其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形成,因此抽气时通过所述成型模具自身的多孔结构使得所述成型腔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成型材料与所述成型腔紧密贴合以利于成型材料成型。另外,抽气时所述定位孔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所述上模组件随着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定位孔下滑,直至使得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配合以对所述成型材料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成型模具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成型模具的另一角度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成型模具沿iv-iv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成型模具100

上模组件10

下模组件30

上模板11

模仁13

定位柱15

第一表面111

第二表面113

压合面131

下模板31

成型模33

上表面311

下表面313

定位孔315

收容槽316

本部3161

延伸部3163

通气槽317

第一部分3171

交汇处3172

第二部分3173

成型腔331

成型面331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4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成型模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成型模具可应用于玻璃等材料的成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型模具100,其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制成,所述多孔性耐热材料可选自六方晶系层碳(如石墨)、六方晶系氮化硼(hbn)、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以及其他类型的多孔性耐热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模具100由石墨制成。

所述成型模具100包括一上模组件10及一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30。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上模组件10包括一上模板11、形成于所述上模板11同一表面的一模仁13及多个定位柱1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板11为一矩形上模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板11还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所述上模板11包括一第一表面111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3。

所述模仁13由所述第一表面111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3的方向凸伸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仁13大致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中央位置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模仁13的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模仁13包括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的压合面131。

每一定位柱15由所述第一表面111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3的方向凸伸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15的数量为四个,其分别邻近所述上模板11的四个边角分布。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15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表面111的高度大于所述压合面131的顶端至所述第一表面111的高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15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一端至所述第一表面111的高度还可小于或等于所述压合面131的顶端至所述第一表面111的高度。

请参阅图2及图4,所述下模组件30包括一下模板31及一收容于所述下模板31内的成型模33。

所述下模板31包括一上表面311及一与所述上表面311相对设置的下表面313。所述下模板31对应所述定位柱15形成有多个定位孔315。所述定位孔315贯穿所述上表面311及所述下表面313,且所述定位孔315与所述定位柱15相匹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板31为一矩形下模板。所述定位孔315为四个,分别邻近所述矩形的下模板31的四个边角开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板31的形状不受限制。

所述下模板31的上表面311朝所述下表面313凹设形成一收容槽316。所述收容槽316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模仁13的中心位置对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316包括一大致呈矩形的本部3161及四个延伸部3163。所述四个延伸部3163由所述本部3161的四个对角沿其对应的对角线所在方向朝远离所述本部3161中心延伸开设而成。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本部3161可以其他任意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等。所述延伸部3163由所述本部3161的内壁朝远离所述本部3161中心的方向开设形成,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

请参阅图3,所述下模板31的下表面313向所述上表面311凹设形成一通气槽317。所述通气槽317连通所述四个定位孔31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槽317包括四个第一部分3171,每一第一部分3171的一端连通一定位孔315,所述多个第一部分3171远离所述定位孔315的一端相交于一交汇处3172,每一第一部分3171的长度均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槽317还包括依次连通四个定位孔315大致呈矩形状的第二部分3173。

所述成型模33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16的本部3161内并与所述本部3161匹配,从而将所述成型模33定位于所述下模板31上。另外,通过所述延伸部3163方便成型模33的放置及取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模33大致呈矩形。所述成型模33由远离所述收容槽316底部的表面向内凹设形成一成型腔331,所述成型腔331与所述模仁13匹配。所述成型腔331包括一临近所述收容槽316底部的成型面3311,所述成型面3311与所述压合面131匹配。

使用时,将所述成型模具100置于工作台(图未示)上,所述工作台带有抽真空装置(图未示),所述通气槽317与所述抽真空装置连通。启动所述抽真空装置进行抽气,由于所述成型模具100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形成,因此抽气时通过所述成型模具100自身的多孔结构使得所述成型腔331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容置于所述成型腔331内的成型材料与所述成型面3311紧密贴合。另外,启动所述抽真空装置进行抽气后,使得所述通气槽317及与所述通气槽317连通的定位孔315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所述定位柱15沿所述定位孔315下滑,所述上模组件10整体下压,直至使得所述模仁13与所述成型腔331配合,通过压合面131与成型面3311使所述成型材料成型。为了使成型材料的成型效果更佳,所述抽真空装置的气嘴对应所述交汇处3172设置,以使得各定位孔315内的产生的负压一致,从而使得所述上模组件10各处向下运动的速度一致。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成型模具100,通过一个抽真空装置,可在使成型材料紧密贴合成型面3311的同时还能驱动所述上模组件10向下运动以与所述成型腔331配合以使成型材料成型。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