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灌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46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灌肠机。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食品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而它们又是农副产品。因此,食品工业与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发展食品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农业是发展食品工业的基本保证。我国罐头工厂番茄制品的生产期只有一个月左右,罗马尼亚农业育种家精心培育了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番茄品种,番茄品种的增加使罐头工厂番茄制品的生产期延长到三个月左右。农副产品大部分是易腐产品,采收或捕捞后如能及时加工保减,就能大大地减少原料损耗,增加食品供应量,延长供应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农副业收益,促进生产的发展。食品工业的某些副产品及下脚料还可以作饲料或肥料支援农业。

腊肠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粉碎的肉末加入加入到猪大肠内部,但是目前往大肠内部注入时,但是一般为人工灌注,灌注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用灌肠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食品加工用灌肠机,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上侧设置有进料孔,一侧设置有排料孔,所述机体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组件、第二螺旋组件,所述第一螺旋组件、第二螺旋组件均包括转动杆、螺旋叶片,所述转动杆与螺旋叶片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组件一侧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组件、第二螺旋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之间为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外壳底部设置有清理阀盖。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螺旋组件、第二螺旋组件与驱动电机,这样在工作时,将肉末从进料孔连续可以加入机体内部,驱动电机经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螺旋组件、第二螺旋组件旋转,将肉末从排料孔排入到大肠内部,这样灌注效率高,且灌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食品加工用灌肠机,包括机体外壳1,所述机体外壳1上侧设置有进料孔101,一侧设置有排料孔102,所述机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组件2、第二螺旋组件3,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组件2、第二螺旋组件3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组件2、第二螺旋组件3均包括转动杆4、螺旋叶片5,所述转动杆4与螺旋叶片5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组件2一侧与从动齿轮6连接,所述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7与驱动电机8连接,其中所述主动齿轮7与驱动电机8之间为键连接,且所述机体外壳1底部设置有清理阀盖9。

在工作时,将肉末从进料孔101连续可以加入机体内部,驱动电机8经过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分别带动第一螺旋组件2、第二螺旋组件3旋转,将肉末从排料孔102排入到大肠内部,这样灌注效率高,且灌注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