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和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45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和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用作新型有机半导体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和它们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半导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从电学性能上看, 它更接近于绝缘体。有机半导体材料之间是通过比较弱的分子间作用 力结合起来的,因此有机半导体与无机半导体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近 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拉动和科学研究的发现,有机半导体材料(小 分子/聚合物)因其光电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 选材范围宽广、机械性能好等多方面的特点备受学者们的青睐。
其中并五苯是最有希望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之一。它是一种由五个 苯环组成的芳香性分子。由于该物质是一种晶体,其原子的有序组合 结构可以比其他无定形的有机材料更易让电子通过,在场效应晶体管
中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达到1.5 cm2/(V s)以上,最高可达到5 cm2/(V s),所以近些年来它已成为有机半导体领域中的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 一 (如表所示)。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并五苯薄膜做有源层 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可以和晶体硅和非晶体硅的电子器件相 媲美,甚至某些性能有所超越。有机TFTs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个制作 过程可以在低温(小于110 -c)下进行,可以制作在柔韧性的衬底上, 而且成本低廉。另外,并五苯在电致发光、光致发光、太阳能电池、 磁性材料等方面都将会有十分光明的前景。表近年来并五苯的应用进展
时间(年)迁移率cm2/Vs开关电流比
19922xl(T3 (V)一
19950.038 (v)140
19960.62 (v)108
19971.5 (v)108
19981.5 (v)—
19992.1 (v)>106
20023.3 (v)105
20020.89(s)107
200435(single crytal)—
20040.19(e)—
发明概述
如前所述并五苯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本发明通过较为简便经济的 合成方法合成了并五苯。但是在制作并五苯的半导体器件时存在如下
几个缺点1)并五苯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差,因此不能使用 甩涂法给器件镀膜,只能使用真空蒸发镀膜,对仪器的要求较高;2) 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见光容易氧化;3)并五苯通常采用人字型堆 积方式,限制了其迁移率的提高。因此,本发明又利用简单经济的方 法在并五苯环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以克服以上存在的缺点,制备出 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耐高压的且在载流 子迁移率和导电性等方面性能优异的并五苯衍生物材料。
总之,本发明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 相互组合。并五苯衍生物至少有一个取代基团连接在并五苯环的1、 2、 3、 4、 8、 9、 10及11号碳原子上,并且成为该原子的唯一的取 代基。6和13号碳原子上为氢原子;1、 2、 3、 4、 8、 9、 lO及ll号 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
① 本发明的步骤简单,经济合理,无需苛刻的反应条件;反应中 间体并五苯二醌容易制备且产率高;还原剂常见,反应条件温和;反 应溶剂和脱水剂均廉价易得。
② 本发明的终产物的产率较高;可以制备出多种并五苯衍生物。 详细说明
本发明制备并五苯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步骤包括a.将邻苯二甲 醛(取代邻苯二甲醛)和1,4-环己二酮放入三颈瓶中,加入有机溶剂
(如乙醇)溶解,装上回流冷凝管,再用已置有强碱溶液(如 KOH/H20)的滴液漏斗滴加强碱溶液,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 醛)和1,4-环己二酮在强碱的作用下发生縮醛反应,生成并五苯二醌
(取代并五苯二醌);b.在冰水浴条件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并五苯 二醌(取代并五苯二醌)、非质子有机溶剂(如THF),不断搅拌,并 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还原剂(如LiAlH4) 加到烧瓶中后,回流,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得到并五苯二醇
(取代并五苯二醇);c.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b步反应后的烧瓶中 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脱水剂(如6 mol/L的盐酸), 加完后在惰性气体氛中(如N》回流,生成6-并五苯醇(取代6-并 五苯醇);d.在冰水浴条件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6-并五苯醇(取 代6-并五苯醇)、非质子有机溶剂(如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 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还原剂(如LiAlH》加到烧瓶中后,回流,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生成6,13,13-三氢-6-并五苯醇(6, 13, 13-三氢-6-并五苯醇衍生物);e.在冰水浴条件下, 先向d步反应后的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脱 水剂(如6 mol/L的盐酸),加完后在惰性气体氛(如N》中回流, 生成并五苯(并五苯衍生物),该过程可由以下反应式说明
a步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90°C;强碱优选为KOH、 NaOH、叔 丁基锂、叔丁醇钾、乙醇钾、乙醇钠;反应溶剂优选为乙醇、甲醇、 二氯甲烷、甲苯、叔丁醇、苯。b和d步反应的还原剂优选为四氢铝 锂、四氢硼酸钠、四氢硼酸钾、锌汞齐、铝汞齐、肼;其反应溶剂为 非质子惰性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甲苯、苯、二氯甲垸、二氯苯、 二硫化碳;其反应温度为不同溶剂时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0.5-12h。c和e步反应得脱水剂为4-10mol/L的盐酸、体积比为1:2-4:1的乙酸 /水溶液,回流时间0.5-12 h。 b、 c、 e及d步骤的反应均在惰性气体 氛和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其中惰性气体优选为N2、 Ar,整个反应过 程如有需要均可加上搅拌。
本发明制备的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可以用萃取、重结晶、柱层析、 薄层层析、真空干燥、氮气流干燥以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纯化。
上述方法中,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的分子结构式如通 式1所示,其特征在于W-R"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拉电子基、供电 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并五苯二醌(取代并五苯二醌)的 分子结构式如通式2所示,其特征在于R'-W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 拉电子基、供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并五苯二醇(取代 并五苯二醇)的分子结构式如通式3所示,其特征在于RL^分别独 立的为氢原子、拉电子基、供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并 五苯(并五苯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式如通式4所示,其特征在于RLR4 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拉电子基、供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 合。
通式1 通式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以上R基团分别独立的优选为氢原子、CrC2Q的垸基、d-C2o的 垸氧基、CVC7的环烷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苯基、呋喃基、 噻吩基、对C广C2Q的烷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 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对C-C2Q的烷 氧基苯基、噻吩基、(5-C,-C2o烷基)噻吩基、2-吡啶基、3-吡啶基、 2-喹啉基、l-异喹啉基、2-吲哚基、3-吲哚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 呋喃基、2-苯并噻吩基、3-苯并噻吩基、乙炔基、(l-丙炔)基、(1-丁炔)基、(l-戊炔)基、(l-己炔)基、(l-庚炔)基、(l-辛炔)基、 (l-壬炔)基、(l-癸炔)基、苯乙炔基、三甲基硅基乙炔基、对甲 基苯乙炔基、对乙基苯乙炔基、对丙基苯乙炔基、对异丙基苯乙炔基、 (2-甲基)苯乙炔基、(2,6-二甲基)苯乙炔基、(2-乙基)苯乙炔基、 (2,6-二乙基)苯乙炔基、(2,4,6-三甲基)苯乙炔基、(2,4,6-三乙 基)苯乙炔基、对三甲基硅基苯乙炔基、氟、氯、溴、碘、对三甲基 硅基苯基、(l-萘)基、(2-萘)基、(l-蒽)基、(2-蒽)基、(9-蒽) 基、(l-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二 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及它们的组合。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备并五苯(并五苯衍生物)的例子包括<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6</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以上R基团分别独立的优选为氢原子、d-C20的烷基、d-C20的
烷氧基、CrC7的环烷基及其同分异构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 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对d-C2o的垸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
(2,6-二乙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 对d-C2。的垸氧基苯基、噻吩基、(5-C广C2o的烷基)噻吩基、2-吡啶 基、3-吡啶基、2-喹啉基、l-异喹啉基、2-吲哚基、3-吲哚基、2-苯并 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2-苯并噻吩基、3-苯并噻吩基、乙炔基、(1-丙炔)基、(l-丁炔)基、(l-戊炔)基、(l-己炔)基、(l-庚炔)基、
(l-辛炔)基、(l-壬炔),基、(l-癸炔)基、苯乙炔基、三甲基硅基 乙炔基、对甲基苯乙炔基、对乙基苯乙炔基、对丙基苯乙炔基、对异 丙基苯乙炔基、(2-甲基)苯乙炔基、(2, 6-二甲基)苯乙炔基、(2-乙基)苯乙炔基、(2,6-二乙基)苯乙炔基、(2,4,6-三甲基)苯乙炔 基、(2, 4, 6-三乙基)苯乙炔基、对三甲基硅基苯乙炔基、氟、氯、 溴、碘、对三甲基硅基苯基、(l-萘)基、(2-萘)基、(l-蒽)基、(2-蒽)基、(9-蒽)基、(l-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及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介绍的是在上述制备方法中较为典型的反应,这些实施 例中材料的用量和种类及其他细节条件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不合 适的限制。
实施例l:并五苯的制备 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6.71g邻苯二甲醛、2.82g 1,4-环二己酮和70mL乙醇加入至 200 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加10%的KOH 水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后,再搅拌反 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 无色;再分别用10mL、 10mL和5mL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 得并五苯二醌。
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99 g并五 苯二醌、75 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b将瓶中的 空气排尽;再在将1.23 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0.5 h。撤 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 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完后在N2 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 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6-并五苯醇。 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6-并五 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 气排尽;再在将1.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0.5h。撤去 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 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完后在N2氛中 回流3h(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 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 后得到并五苯。
实施例2:并五苯的制备
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6.71 g邻苯二甲醛、2.82 g 1, 4-环二己酮和70 mL乙醇加入至 200 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加10乂的KOH 水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后,再搅拌反 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 无色;再分别用10mL、 10mL和5mL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 称重得并五苯二醌。
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99 g并五 苯二醌、75 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3 h。撤去 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 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mol/L的盐酸50mL,加完后在N2氛中 回流3h(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 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 6-并五苯醇。
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6-并五 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 气排尽;再在将1.23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3 h。撤去加 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 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完后在N2氛中回 流3h(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抽 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 得到并五苯。
实施例3:并五苯的制备
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6.71g邻苯二甲醛、2.82gl,4-环二己酮和70mL乙醇加入至 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加5%的乙醇 钾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乙醇钾后,再搅拌反 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分别用10mL、 10mL和5mL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
得并五苯二醌。
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99 g并五 苯二醌、75 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 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3 h。撤去 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 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8 mol/L的盐酸50mL,加完后在Nz氛中 回流3h(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 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 6-并五苯醇。
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6-并五 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L23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 流3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 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8 mol/L的盐酸50 mL,加 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 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干 燥后得到并五苯。
实施例4: 2,3,9, 10-四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2, 3, 9, 10-四甲基并五苯二醌的制备将6.71 g 3, 4-二甲基邻苯二甲醛、2.32 g 1, 4-环二己酮和70 mL 乙醇加入至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 加15%的KOH水溶液35 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 后,再搅拌反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 的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2, 3, 9, 10-四甲基并五苯二醌。
2, 3, 9, 10-四甲基-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39 g 2, 3, 9, 10-四甲基并五苯二醌、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 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 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 加完后在!Sb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 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 无色,干燥后得到2, 3, 9, 10-四甲基-6-并五苯醇。
2,3,9,10-四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2, 3, 9, 10-四甲基-6-并五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 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 回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 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 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 干燥后得到2, 3, 9, 10-四甲基并五苯。
实施例5: 2, 10-二甲基并五苯和2,9-二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2, 10-二甲基并五苯二醌和2, 9-二甲基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6.1 g3-甲基邻苯二甲醛、2.3gl,4-环二己酮和70mL乙醇加 入至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加15% 的KOH水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后, 再搅拌反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洗 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到 滤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2,10-二甲基 并五苯二醌和2, 9-二甲基并五苯二醌的混合物。
2, 10-二甲基-6-并五苯醇和2, 9-二甲基-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24 g 2, 10-二甲基并五苯二醌和2, 9-二甲基并五苯二醌的混合物、75 mLTHF, 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 g 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 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 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 h (注意避光),有 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 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2,10-二甲基-6-并五苯醇 和2, 9-二甲基-6-并五苯醇的混合物。2, 10-二甲基并五苯和2, 9-二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2, 10-二甲基-6-并五苯醇和2, 9-二甲基-6-并五苯醇的混合物、75 mLTHF, 不断搅拌,并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 再在将1.23gLiAlHU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0.5h。撤去加热,让 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 泡冒出;再滴加入6mol/L的盐酸5.0mL,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 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2,10-二甲基 并五苯和2, 9-二甲基并五苯的混合物,再用环己烷做洗脱液进行柱层 析,得到纯净的2> 10-二甲基并五苯和2, 9-二甲基并五苯。
实施例6: 2, 3, 9, 10-四甲氧基并五苯的制备
2, 3, 9,10-四甲氧基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8.04 g 3, 4-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醛、2.36 g 1, 4-环二己酮和70 mL 乙醇加入至200 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 加5。/。的乙醇钾/乙醇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乙 醇钾后,再搅拌反应l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 次的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2, 3, 9, 10-四甲氧基并五苯二醌。
2, 3, 9, 10-四甲氧基-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81 g 2, 3, 9,10-四甲氧基并五苯二醌、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 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 回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 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 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 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 无色,干燥后得到2, 3, 9, 10-四甲氧基-6-并五苯醇。 2, 3, 9, 10-四甲氧基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2, 3, 9, 10-四甲氧基-6-并五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 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 热回流l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 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 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分液。 将水相用少量THF洗涤三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 体积比为2:1的环己垸/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液进行层析,干燥后 得到纯的2, 3, 9, 10-四甲氧基并五苯。
实施例7: 2,3,9,10-四氯并五苯的制备
2, 3, 9, 10-四氯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4.47 g 3,4-二甲基邻苯二甲醛、1.56 g 1, 4-环二己酮和50 mL 乙醇加入至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 加15%的KOH水溶液35 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后,再搅拌反应2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 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 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2,3,9,10-四氯并五苯二醌。
2, 3, 9, 10-四氯-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60 g 2, 3, 9, 10-四氯并五苯二醌、50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86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 流3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 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mol/L的盐酸50mL,加 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 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 色,干燥后得到2, 3, 9, 10-四氯-6-并五苯醇。
2, 3,9,10-四氯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2, 3, 9, 10-四氯-6-并五苯醇、50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86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 流2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 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加 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分液。 将水相用少量THF洗涤三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 体积比为1:1的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洗脱液进行层析,干燥后得到纯的2,3,9,10-四氯并五苯。
实施例8: 2, 10-二氯并五苯和2, 9-二氯并五苯的制备 2, 10-二氯并五苯二醌和2, 9-二氯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4.50g3-氯邻苯二甲醛、1.56gl,4-环二己酮和50mL乙醇加 入至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加15% 的KOH水溶液35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后, 再搅拌反应2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的洗涤 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直到滤 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2,10-二氯并五 苯二醌和2, 9-二氯并五苯二醌的混合物。
2, 10-二氯-6-并五苯醇和2, 9-二氯-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5 g 2, 10-二氯并五苯二醌和2, 9-二氯并五苯二醌的混合物、50mLTHF,不断 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1.23g 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l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 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 入6mol/L的盐酸50mL,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 h (注意避光),有 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 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无色,干燥后得到2, 10-二氯-6-并五苯醇和 2, 9-二氯-6-并五苯醇的混合物。
2, 10-二氯并五苯和2, 9-二氯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2, 10-二氯-6-并五苯醇和2,9-二氯-6-并五苯醇的混合物、50mLTHF,不断 搅拌,并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 在将1.23gNaB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1 h。撤去加热,让烧瓶 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 出;再滴加入6mol/L的盐酸50mL,加完后在&氛中回流3 h (注 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分液。将水相用少量THF洗涤三次, 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体积比为1:1的环己垸/乙酸乙酯 混合液作为洗脱液进行层析,干燥后得到纯净的2, 10-二氯并五苯和 2, 9-二氯并五苯。
实施例9: 1,4,8,11-四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1, 4, 8, 11-四甲基并五苯二醌的制备
将6.71 g2,5-二甲基邻苯二甲醛、2,32g 1,4-环二己酮和70mL 乙醇加入至200mL的三颈烧瓶中,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瓶中滴 加15%的KOH水溶液35 mL。以上过程均需不断搅拌。滴加完KOH 后,再搅拌反应0.5h。将所得混合物抽滤,先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 的洗涤沉淀,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沉淀, 直到滤液清澈无色;再用少量乙醚洗涤;最后抽真空干燥得1,4, 8, 11-四甲基并五苯二醌。
1,4, 8, 11-四甲基-6-并五苯醇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39 g 1,4, 8, 11-四甲基并五苯二醌、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L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回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瓶 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 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有固体析出。撤去加热,自 然冷却,将混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至滤液呈 无色,干燥后得到l,4,8,ll-四甲基-6-并五苯醇。 1,4,8, 11-四甲基并五苯的制备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干燥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1, 4, 8, 11-四甲基-6-并五苯醇、75mL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 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L23gLiAlH4加到烧瓶中后,加热 .回流0.5h。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烧 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6 mol/L的盐酸50 mL, 加完后在N2氛中回流3h (注意避光)。撤去加热,自然冷却,将混 合物抽滤。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乙醚洗至滤液呈无色, 干燥后得到1,4, 8, 11-四甲基并五苯。
权利要求
1. 本发明提供了并五苯及1,2,3,4,8,9,10,11-取代并五苯,该类化合物包括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由通式2-9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通式2 通式3通式4 通式5 通式6 通式7 通式8通式9
2.按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RrR8基团分别独立的优选 为氢原子、CVC2o的烷基、CrC2o的烷氧基、CrC7的环烷基及其同分异构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对d-C20的烷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4,6-三甲 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对d-C2o的垸氧基苯基、噻吩基、(5-Q-C2。烷基)噻吩基、2-吡啶基、3-吡啶基、2-喹啉基、1-异喹啉 基、2-吲哚基、3-吲哚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2-苯并噻 吩基、3-苯并噻吩基、乙炔基、(l-丙炔)基、(l-丁炔)基、(l-戊炔) 基、(l-己炔)基、(l-庚炔)基、(l-辛炔)基、(l-壬炔)基、(l-癸 炔)基、苯乙炔基、三甲基硅基乙炔基、对甲基苯乙炔基、对乙基苯 乙炔基、对丙基苯乙炔基、对异丙基苯乙炔基、(2-甲基)苯乙炔基、(2,6-二甲基)苯乙炔基、(2-乙基)苯乙炔基、(2, 6-二乙基)苯乙 炔基、(2,4,6-三甲基)苯乙炔基、(2,4,6-三乙基)苯乙炔基、对三 甲基硅基苯乙炔基、氟、氯、溴、碘、对三甲基硅基苯基、(l-萘) 基、(2-萘)基、(l-蒽)基、(2-蒽)基、(9-蒽)基、(l-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 基及它们的组合。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其特征在于,取代基处在并五苯环l、 2、 3、4、 8、 9、 10、及ll号碳原子上,其中R,和Rs、 R2和R 、 R3和R6 及R4和Rs为相同基团,或R,和Rs、 R2和R6、 113和117及114和118为相同基团。
4. 一种制备并五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包括a.将邻苯二甲醛(取代 邻苯二甲醛)和1,4-环己二酮放入三颈瓶中,加入有机溶剂(如乙醇) 溶解,装上回流冷凝管,再用己置有强碱溶液(如KOH/H20)的滴液漏斗滴加强碱溶液,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和1,4-环己二 酮在强碱的作用下发生縮醛反应,生成并五苯二醌(取代并五苯二 醌);b.在冰水浴条件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并五苯二醌(取代并五 苯二醌)、非质子有机溶剂(如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 入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还原剂(如LiAlH4)加到烧瓶中后, 回流,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得到并五苯二醇(取代并五苯二 醇);c.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b步反应后的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 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脱水剂(如6 mol/L的盐酸),加完后在惰 性气体氛中(如N2)回流,生成6-并五苯醇(取代6-并五苯醇);d. 在冰水浴条件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所有6-并五苯醇(取代6-并五 苯醇)、非质子有机溶剂(如THF),不断搅拌,并向烧瓶中不断通入 N2将瓶中的空气排尽;再在将还原剂(如LiAlH4)加到烧瓶中后, 回流,撤去加热,让烧瓶自然冷却,生成6, 13, 13-三氢-6-并五苯醇 (6, 13, 13-三氢-6-并五苯醇衍生物);e.在冰水浴条件下,先向d步 反应后的烧瓶中慢慢加少量水直至无气泡冒出,再滴加入脱水剂(如 6 mol/L的盐酸),加完后在惰性气体氛(如N2)中回流,生成并五 苯(并五苯衍生物),该过程可由以下反应式说明<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由通 式10表^;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其特征在于,R'-I^的优选基团同RrR8。
6.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10-90°C;强碱优选为KOH、 NaOH、叔丁基锂、叔丁醇钾、乙醇钾、 乙醇钠;反应溶剂优选为乙醇、甲醇、二氯甲烷、甲苯、叔丁醇、苯。
7.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和d步反应的还原剂 优选为四氢铝锂、四氢硼酸钠、四氢硼酸钾、锌汞齐、铝汞齐、肼;其反应溶剂为非质子惰性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甲苯、苯、二氯甲 垸二氯苯、二硫化碳;其反应温度为不同溶剂时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0,5-12 h。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和e步反应得脱水剂为 4-10mol/L的盐酸、体积比为1:2-4:1的乙酸/水溶液,回流时间0.5-12 h。
9,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 c、 e及d步骤的反应 均在惰性气体氛和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其中惰性气体优选为N2、 An 整个反应过程如有需要均可加上搅拌。
10.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可以用萃取、 重结晶、柱层析、薄层层析、真空干燥、氮气流干燥以及它们的组合 进行纯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并五苯及其衍生物,其衍生物的取代基主要有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并五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主要经历的步骤有首先由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与1,4-环己酮生成并五苯二醌(取代并五苯二醌);然后将其还原成并五苯二醇(取代并五苯二醇);再将并五苯二醇(取代并五苯二醇)脱水生成6-并五苯醇(取代6-并五苯醇);再将6-并五苯醇(取代6-并五苯醇)还原成6,13,13-三氢-6-并五苯醇(取代6,13,13-三氢-6-并五苯醇);最后将其脱水生成并五苯(并五苯衍生物)。该衍生物为1、2、3、4、8、9、10及11位取代并五苯。邻苯二甲醛(取代邻苯二甲醛)和并五苯(并五苯衍生物)分别由以上通式表示,其中R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供电子基、拉电子基、卤原子及它们的相互组合。
文档编号C07C33/18GK101412651SQ20071017603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张敬畅, 曹维良, 婷 曾, 符雅丽, 忠 黄 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