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95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陆部的接地面上设有细槽的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全天候轮胎、无防滑钉轮胎中,在胎面部上区划出由块状花纹和/或肋状花纹构成的多个陆部,在这些陆部上分别形成有多根刀槽花纹。在这样的充气轮胎中,为了在还没有发挥出橡胶本来的特性的新品时发挥充分的冰上性能,就在陆部的接地面上设置比刀槽花纹浅的多根细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细槽一般在一定的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配置在陆部的接地面上。在将这样的细槽设置在陆部的接地面上时,在新品时基于细槽的边缘(edge)效果以及除水效果发挥优异的冰上性能,在所有的细槽磨没时就发挥基于橡胶本来的特性的优异的冰上性能。然而,近年来要求进一步提高新品时的冰上性能,现状是通过以往的细槽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冰上性能。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151222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充气轮胎。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具备由槽区划的多个陆部、在这些陆部的接地面上分别设置多根细槽、将所述细槽的深度设为0.05mm1.0mm、将所述细槽的宽度设为0.Imm0.8mm、并将所述细槽的间距设为0.5mm2.Omm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相比在其两侧的端部区域相对较大。在本发明中,当在陆部的接地面上设置细槽时,通过将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与陆部的中央区域相比在端部区域比相对较大,从而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细槽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即,在使细槽取向于轮胎圆周方向时具有排水性提高的倾向,在使细槽取向于轮胎宽度方向时具有边缘效果提高的倾向。在这里,陆部的中央区域是距离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槽的距离较长而且排水性较差的区域,所以通过在该中央区域将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相对较小,将提高排水性。另一方面,陆部的端部区域是距离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槽的距离较短而且排水性较好的区域,所以通过在该端部区域将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相对较大,将提高边缘效果。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能够比以往更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在本发明中,优选,将陆部的中央区域的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0°50°,将陆部的端部区域的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45°90°。另外,陆部的端部区域的宽度优选设为陆部的宽度的15%30%。由此,能够充分发挥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陆部的细槽的槽面积比例优选设为20%45%。由此,能够在新品时以及磨损初期确保适度的胎面刚性,同时充分得到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另外,优选,位于陆部的中央区域的各细槽配置成与位于该陆部的端部区域的细槽相连接。由此,能够提高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需要将细槽的深度设为0.05mm1.0mm,将细槽的宽度设为0.Imm0.8mm,将细槽的间距设为0.5mm2.0mm。由此,能够在新品时以及磨损初期确保适度的胎面刚性,同时充分得到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含全天候轮胎在内的各种充气轮胎,但特别优选应用于包含在陆部分别设有多根刀槽花纹的无防滑钉轮胎在内的冰雪路用充气轮胎。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2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一例的俯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中的细槽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图。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1,形成有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多根纵槽2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根横槽3,通过这些纵槽2与横槽3区划出由多个块状花纹构成的陆部4。陆部4也可以是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肋状花纹。在这些陆部4上分别设有具有锯齿形状的多根刀槽花纹5。刀槽花纹5的深度一般设定为纵槽2的深度的50%100%的范围内,将其深度设为5mm15mm。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描画,但在陆部4的接地面上分别设有多根细槽。图2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一例的俯视图。图3图5分别是放大表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块状花纹的其他的例子的俯视图。在这些图2图5中,为了避免刀槽花纹与细槽的混淆,省略了刀槽花纹的描画。如图2图5所示,在陆部4的接地面上设有比刀槽花纹5浅的多根细槽6。而且,在将陆部4区划为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4a与其两侧的端部区域4b、4c时,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的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β比陆部4的中央区域4a的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α大。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充气轮胎中,当在陆部4的接地面上设置细槽6时,将细槽6的与轮胎圆周方向相对的倾斜角度设定为与中央区域4a相比在端部区域4b相对较大。陆部4的中央区域4a是距离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纵槽2的距离较长而且排水性较差的区域,但通过在该中央区域4a将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α设定得相对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性。另一方面,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是距离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纵槽2的距离较短而且排水性较好的区域,通过在该端部区域4b、4c将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β设定得相对较大,从而能够提高边缘效果。通过这样根据部位而适当地设定细槽6的倾斜角度α、β,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细槽6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能够比以往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6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将陆部4的中央区域4a的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α设定为0°45°的范围内,将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的细槽6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β设定为45°90°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充分发挥基于细槽6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如果细槽6的倾斜角度α大于50°,则陆部4的中央区域4a处的除水效果下降,所以在冰上制动时接地面积减少导致冰上制动性能下降。另外,如果细槽6的倾斜角度β小于45°,则边缘效果变得不够充分,所以冰上制动性能下降。将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的轮胎宽度方向上测定的宽度Wb、Wc,分别设定为陆部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测定的宽度W的15%30%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充分发挥基于细槽的除水效果与边缘效果。如果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的宽度Wb、Wc小于陆部4的宽度W的15%,则边缘效果变得不够充分,所以冰上制动性能下降,相反如果大于30%,则陆部4的中央区域4a处的除水效果下降,所以在冰上制动时接地面积减少导致冰上制动性能下降。陆部4的细槽6的槽面积比例(细槽的总面积相对于陆部的面积的比例)设定为20%45%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25%40%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在新品时以及磨损初期确保适度的胎面刚性,同时充分得到基于细槽6的除水效果。如果细槽6的槽面积比例小于20%,则细槽6的除水效果变得不充分,所以冰上制动性能下降,相反如果大于45%,则由于块状花纹刚性的下降,会导致干燥路面性能以及湿滑路面性能的下降。在图2图4中,位于陆部4的中央区域4a的各细槽6被配置成与位于该陆部4的端部区域4b、4c的细槽6相连接。在这样将细槽6构成为从陆部4的中央区域4a到端部区域4b、4c连续地延伸的结构时,能够提高基于细槽6的除水效果。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中的细槽的剖视图。在图6中,将细槽6的深度d设定为0.05mm1.Omm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0.Imm0.5mm的范围内。如果细槽6的深度d小于0.05mm,则除水效果不充分,相反如果大于1.Omm,则胎面刚性下降,并且干燥路面性能以及湿滑路面性能下降。将细槽6的宽度w设为0.Imm0.8mm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0.2mm0.5mm的范围内。如果细槽6的宽度w小于0.1mm,则不能得到充分的除水效果,相反如果大于0.8mm,则陆部4的接地部分减少,块状花纹刚性下降,并且为了避免该情况需要扩大细槽6的间距P,结果除水效果下降。将细槽6的间距ρ设为0.5mm2.Omm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0.7mm1.4mm的范围内。如果细槽6的间距ρ小于0.5mm,则块状花纹刚性下降,相反如果大于2.Omm,则除水效果下降。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应该理解为,只要不脱离由权利要求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能够对其进行各种变更、代用以及置换。实施例制作以往例1以及实施例110的轮胎,该轮胎为轮胎尺寸为195/65R15、在胎面部具备由槽区划的多个陆部(块状花纹)、在这些陆部上分别设置多根刀槽花纹、并且在该陆部的接地面上分别设有多根细槽的冰雪路用充气轮胎,其中陆部的中央区域的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α)、陆部的端部区域的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β)、与陆部的宽度相对的端部区域的宽度的比例(%)如表1那样各不相同。在以往例1以及实施例110中,将陆部的细槽的槽面积比例设为35%,将细槽的深度设为0.3mm,将细槽的宽度设为0.3mm,将细槽的间距ρ设为0.9mm。对于这些轮胎,通过下面的评价方法,评价新品时的冰上制动性能,将其结果合并表不于表1。冰上制动性能将试验轮胎组装在轮辋尺寸15X61/2J的车轮上,安装在排气量2000cc的后轮驱动车上,在气压200kPa的条件下,测定在冰上从速度40km/h的行驶状态通过ABS(Anti-lockBraking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直到停止的制动距离。评价结果使用测定值的倒数,通过将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表示。该指数值越大,意味着冰上制动性能越优异。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从该表1可知,实施例110的轮胎在与将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在陆部的整个区域设为一定的以往例1的对比中,冰上制动性能优异。附图标记说明1:胎面部2:纵槽3:横槽4:陆部4a:陆部的中央区域4b、4c陆部的端部区域5:刀槽花纹6:细槽权利要求一种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具备由槽区划的多个陆部,在这些陆部的接地面上分别设置有多根细槽,将所述细槽的深度设为0.05mm~1.0mm,将所述细槽的宽度设为0.1mm~0.8mm,将所述细槽的间距设为0.5mm~2.0mm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相比在其两侧的端部区域相对较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陆部的中央区域的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0°50°,将所述陆部的端部区域的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45°9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陆部的端部区域的宽度设为该陆部的宽度的15%30%。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陆部的所述细槽的槽面积比例设为20%45%。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陆部的中央区域的各细槽配置成与位于该陆部的端部区域的细槽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陆部分别设置有多根刀槽花纹。全文摘要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具备由槽区划的多个陆部、在这些陆部的接地面上分别设置有多根细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相比在其两侧的端部区域相对较大。文档编号B60C11/12GK101821117SQ200980100662公开日2010年9月1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发明者桥本佳昌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