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20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液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过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目前全世界已有2. 46亿糖尿病患者。我国近2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 5倍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疗效确切。 中医药通过综合调节,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调、 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机体代谢紊乱得到纠正。中药玉液汤出自清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治疗消渴症,即现代的糖尿病。清代名医张锡纯认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津液不足,故方中以黄芪为君, 得葛根能升元气,佐以山药、知母、花粉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用鸡内金运脾强胃,化饮食中之糖质为津液,以五味子之性酸,温固肾精以止滑,不使水饮急于下趋。现代药理证明,黄芪含多糖APS-G,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葛根含葛根素、大豆黄酮,山药含6种多糖成分,知母含知母多糖,均具有降糖作用。天花粉所含的天花粉凝集素具有胰岛素样功能。 据报道,鸡内金、五味子均能调节血糖,作用机理不明确,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所以本方有升元气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元气下陷的消渴症。凡是糖尿病体气较虚,烦渴尿多的,都可应用。但是采用传统方法服用酸枣仁汤中药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采用传统方法服用酸枣仁汤中药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 首先按重量分数比称取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 份生鸡内金、10 20份葛根、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份生鸡内金、10 20份葛根、 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 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池,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为70°C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4g/cm3 1. 12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速度为3500r/min 4500r/min下离心8min 12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70V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2g/cm3 1. lO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3 45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步骤二①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步骤二②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步骤二③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本发明优点一、本发明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冻干口服制剂形式,将中药制剂古方,用水提取,结合现代的浓缩、离心、冷冻干燥工艺制成新的现代剂型,便于携带,溶解迅速,易于吸收;二、本发明采用三次煎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保证药物的稳定性;三、本发明以黄芪甲苷含量为监控指标, 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首先按重量分数比称取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份生鸡内金、10 20份葛根、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份生鸡内金、10 20份葛根、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 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为70°C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04g/cm3 1. 12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速度为3500r/min 4500r/min下离心Smin 12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70°C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2g/cm3 1. 10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3 45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本实施方式步骤二①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 (6 10) 1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②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③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本实施方式步骤三中所述初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本实施方式步骤三中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本实施方式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冻干口服制剂形式,将中药制剂古方,用水提取,结合现代的浓缩、离心、冷冻干燥工艺制成新的现代剂型,便于携带,溶解迅速,易于吸收。本实施方式采用是三次煎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保证药物的稳定性。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试验一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首先称取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120g生鸡内金、 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 120g生鸡内金、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 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1,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池,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的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7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04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转速为3500r/min下离心8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7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2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35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本试验步骤三所述的冷冻干燥技术为分阶段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第1阶段在温度为_23°C干燥60min ;第2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90min ;第3阶段在温度为_40°C 干燥90min ;第4阶段在温度为干燥60min ;第5阶段在温度为_23°C干燥60min ; 第6阶段在温度为_18°C干燥90min ;第7阶段在温度为_15°C干燥300min ;第8阶段 在温度为_11°C干燥300min ;第9阶段在温度为_8°C干燥300min ;第10阶段在温度为_6°C干燥270min ;第11阶段在温度为_3°C干燥150min ;第12阶段在温度为_1°C干燥90min ;第13阶段在温度为9°C干燥60min ;第14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60min ;第 15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120min。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初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试验二 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首先称取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120g生鸡内金、 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 120g生鸡内金、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1,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的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为8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06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转速为4000r/min下离心lO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8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4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40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本试验步骤三所述的冷冻干燥技术为分阶段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第1阶段在温度为_24°C干燥60min ;第2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105min ;第3阶段在温度为_40°C 干燥105min ;第4阶段在温度为干燥70min ;第5阶段在温度为干燥70min ; 第6阶段在温度为_19°C干燥105min ;第7阶段在温度为_16°C干燥350min ;第8阶段 在温度为_12°C干燥350min ;第9阶段在温度为_9°C干燥350min ;第10阶段在温度为_7°C干燥;第11阶段在温度为_4°C干燥165min ;第12阶段在温度为1°C干燥 105min ;第13阶段在温度为10°C干燥70min ;第14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70min ;第15 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130min。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初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试验三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首先称取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120g生鸡内金、 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350g生黄芪、220g知母、550g生山药、 120g生鸡内金、120g葛根、IOOg五味子和IOOg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1,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9360g的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为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 1. 12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转速为4500r/min下离心12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lO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45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本试验步骤三所述的冷冻干燥技术为分阶段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第1阶段在温度为_25°C干燥60min ;第2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120min ;第3阶段在温度为_40°C 干燥120min ;第4阶段在温度为_30°C干燥SOmin ;第5阶段在温度为_25°C干燥SOmin ; 第6阶段在温度为_20°C干燥120min ;第7阶段在温度为_17°C干燥400min ;第8阶段 在温度为_13°C干燥400min ;第9阶段在温度为-10°C干燥400min ;第10阶段在温度为-8°C干燥320min ;第11阶段在温度为_5°C干燥ISOmin ;第12阶段在温度为1°C干燥 120min ;第13阶段在温度为11°C干燥SOmin ;第14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SOmin ;第15 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140min。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初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本试验步骤三中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均是在70°C下测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试验一至三制备的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可知试验一制备的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 089mg/g,可知试验二制备的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 091mg/g,可知试验三制备的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 085mg/g,通过上述检测可以证明试验一至三制备的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点是步骤三所述的冷冻干燥技术为分阶段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第1阶段在温度为_23°C _25°C干燥60min ;第2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90min 120min ;第3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90min 120min ;第4阶段在温度为 -30°C干燥60min 80min ;第5阶段在温度为-23°C -25°C干燥60min 80min ;第6阶段在温度为_18°C _20°C干燥90min 120min ;第7阶段在温度为-15 °C -17 °C干燥300min 400min ’第8阶段在温度为-11°C -13°C干燥300min 400min ;第9阶段在温度为_8°C _10°C干燥300min 400min ;第10阶段在温度为_6 °C _8 °C干燥270min 320min ;第11阶段在温度为-3°C _5°C干燥150min 180min ;第12阶段在温度为_1°C 1°C干燥90min 120min ;第13阶段在温度为9°C 11°C干燥60min SOmin ;第14阶段在温度为35°C 干燥60min 80min ;第15阶段在温度为35°C干燥120min 14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准备药材首先按重量分数比称取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份生鸡内金、10 20份葛根、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然后将称取的20 40份生黄芪、20 40份知母、50 80量份生山药、10 20份生鸡内金、 10 20份葛根、10 30份五味子和10 20份天花粉混合均勻,即得到待煎煮药材;二、 煎煮①、首先向待煎煮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ι 池,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一次煎液和第一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②、向步骤二①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一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将第二次煎液和第二次煎煮后药材分离;③、 向步骤二②中经分离得到的第二次煎煮后药材中加入去离子水,并煎煮1 2h,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去除煎煮后药材,并将得到的煎液与第一次煎液和第二次煎液合并,得到待处理煎液;三、成品将待处理煎液在温度为70°C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04g/cm3 1. 12g/cm3,得到初清膏,将初清膏在离心速度为3500r/min 4500r/min下离心8min 12min,然后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在温度为70°C 90°C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2g/ cm3 1. lOg/cm3,得到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共冷冻干燥时间3 45h,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步骤二①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 ;步骤二②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步骤二③所述加入的去离子水与步骤一中待煎煮药材的质量比为(6 10)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冷冻干燥技术为分阶段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第1阶段在温度为_23°C _25°C 干燥60min ;第2阶段在温度为_40°C干燥90min 120min ;第3阶段在温度为_40°C 干燥90min 120min ;第4阶段在温度为 -30°C干燥60min 80min ;第5阶段在温度为_23°C -25°C干燥60min 80min ;第6阶段在温度为-18°C _20°C干燥90min 120min ;第7阶段在温度为-15°C _17°C干燥300min 400min ;第8阶段 在温度为_11°C -13°C干燥300min 400min ;第9阶段在温度为_8°C -10°C干燥 300min 400min ;第10阶段在温度为_6°C _8°C干燥270min 320min ;第11阶段在温度为_3°C _5°C干燥150min 180min ;第12阶段在温度为_1°C 1°C干燥90min 120min ;第13阶段在温度为9°C 11°C干燥60min 80min ;第14阶段在温度为35°C 干燥60min 80min ;第15阶段在温度为干燥120min 140min。
全文摘要
一种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玉液汤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采用传统方法服用酸枣仁汤中药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方法一、将生黄芪、知母、生山药、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和天花粉混均;二、将准备的药材煎煮三次;三、采用浓缩和离心的方法将煎液处理成清膏,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清膏冷冻干燥,即得到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优点一、采用水提取,结合浓缩、离心、冷冻干燥工艺制成剂型,便于携带,溶解迅速,易于吸收;二、采用三次煎煮,保留了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保证药物的稳定性;三、以黄芪甲苷含量为监控指标,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玉液汤冻干口服制剂。
文档编号A61K9/19GK102488827SQ20111041822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凌雪宇, 刘文亮, 单钰毓, 吕晓霞, 曲林, 秦绪江, 赛春梅 申请人: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