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1314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姜黄素乳液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黄素是从姜黄提取得到的有颜色的物质,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糖果、果冻、面糊等产品的着色。经实验证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的保健功能,目前的姜黄素在推广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姜黄素是一种醇溶性化合物,其水溶性和油溶性较差,严重的影响了姜黄素在水溶性产品和油溶性产品中的应用;第二个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容易对姜黄素产生破坏作用,传统的姜黄素制备方法为将姜黄素和磷脂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至40~90℃,回流反应30~180分钟,然后以旋转薄膜蒸发法将有机溶剂去除,得到姜黄素前体物。该方法由于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而加热容易对姜黄素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因此,亟需一种在制备过程中不破坏姜黄素本身的营养、保健价值,同时又能提高姜黄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的姜黄素纳米乳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姜黄素产生破坏,同时制成的乳液在水溶液中溶解性提高,有利于后续人体吸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0~15%

天然VE 3~8%

辛葵酸甘油酯 1~3%

大豆磷脂 5~10%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0~15%

甘油 3~10%

余量为水

制备步骤为:在封闭的无氧状态下,按比例将姜黄素、天然VE以及辛葵酸甘油酯配成悬浮液备用;接着将大豆磷脂、聚氧乙烯化蓖麻油、甘油和水混合,在无氧状态乳化成乳液,最后用瞬间加热器在5秒内将悬浮液加热至200℃,,加热后悬浮液与乳液经乳化机混合并乳化,乳化后的乳液在5秒内冷却至30~40℃,冷却后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形成纳米乳液。

优选地,纳米乳液的粒径为1~10nm。

优选地,无氧状态为内部充满惰性气体或氮气,无氧状态环境内部气压略大于标准大气压。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0%

天然VE 5%

辛葵酸甘油酯 3%

大豆磷脂 7%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5%

甘油 5%

余量为水。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2%

天然VE 3%

辛葵酸甘油酯 2%

大豆磷脂 8%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0%

甘油 5%

余量为水。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5%

天然VE 8%

辛葵酸甘油酯 2%

大豆磷脂 10%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0%

甘油 5%

余量为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制备过程采用无氧状态下操作,有效地避免了姜黄素的氧化,而在悬浮液加热时采用瞬间加热方式,在5秒内加热至200℃,避免姜黄素在加工过程由于升温时间长而遭受破坏,另外采用大豆磷脂,并辅以辛癸酸甘油酯作为乳化稳定剂,提高乳化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姜黄素、天然VE、辛葵酸甘油酯、大豆磷脂、聚氧乙烯化蓖麻油、甘油均采用市集原料,无需特殊提取,其中姜黄素、天然VE、大豆磷脂均为粉末状,而辛葵酸甘油酯为透明液体状。

实施例1

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0%

天然VE 5%

辛葵酸甘油酯 3%

大豆磷脂 7%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5%

甘油 5%

水 55%

制备步骤为:在封闭的无氧状态下,即在封闭的环境内充入氮气或惰性气体,由于效果一样,只为保证持续的无氧状态,本实施例选择充入氮气,充入氮气后封闭环境内的气压略大于外部环境的气压,即标准大气压,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空气地进入,对姜黄素产生氧化的影响。按上述比例将姜黄素、天然VE以及辛葵酸甘油酯配成悬浮液备用;接着将大豆磷脂、聚氧乙烯化蓖麻油、甘油和水混合,在无氧状态乳化成乳液,最后用瞬间加热器在5秒内将悬浮液加热至200℃,加热后的悬浮液与乳液经乳化机混合并乳化,乳化后的乳液在5秒内冷却到30~40℃,冷却后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形成纳米乳液,纳米乳液的粒径1~10nm,形成的纳米乳液呈透明的乳状。

实施例2

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2%

天然VE 3%

辛葵酸甘油酯 2%

大豆磷脂 8%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0%

甘油 5%

水 60%

本实施例中除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0%

天然VE 4%

辛葵酸甘油酯 1%

大豆磷脂 5%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2%

甘油 3%

水 65%

本实施例中除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5%

天然VE 8%

辛葵酸甘油酯 2%

大豆磷脂 10%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0%

甘油 5%

水 50%

本实施例中除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姜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如下:

姜黄素 10%

天然VE 8%

辛葵酸甘油酯 2%

大豆磷脂 5%

聚氧乙烯化蓖麻油 15%

甘油 10%

水 50%

本实施例中除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实施例形成的纳米乳液经检测,结果为:各实施例中乳液液滴粒径均满足1~10nm的要求,同时乳液中姜黄素的含量均满足不小于10%的要求。其中,乳液液滴粒径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而乳液中姜黄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进行检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