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68234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归早薹的鉴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 记序列及其具体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核酸序列的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简单、快速的检测,对于药用植物特异性状的分 子标记以及在药用植物的种质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在这方面较为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 有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显微检测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操作和特殊的设备。1993 年PE公司的Dr.Kary B.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 称PCR。随后PCR技术大规模的应用于生物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对DNA的检测进入了新时代。
[0003] 扩增片段产度多态性(AFLP)分析技术基本原理是先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基因 组DNA产生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再使用双链人工接头和酶切片段相连接,连接产物作为 扩增反应的模板DNA,然后以人工接头的互补链为引物进行预扩增,最后在接头互补链的基 础上添加1-3个选择性核苷酸作引物对模板DNA基因再进行选择性扩增,一般以DNA作为模 板需要添加3个选择性核苷酸作为引物分离效果较好。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检测选择性扩增获得的DNA片段,根据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检测出多态性。引物由三部分组 成:与人工接头互补的核心碱基序列、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引物3'端的选择碱基序列 (l_3bp)。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所用的专用引物可在不知道DNA信息的前提下就可对酶切 片段进行PCR扩增。为使酶切浓度大小分布均匀,一般采用两个限制性内切酶,一个酶为多 切点,另一个酶切点数较少,因而AFLP分析产生的主要是由两个酶共同酶切的片段。AFLP具 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效率高的优点。AFLP高效可靠的特点使它在基因组研究中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0004] 当归早薹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选育出优良品种的当归具有重要意义,但 是目前关于当归早薹的鉴别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鉴别当 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和其应用。
[0006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 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所述的DNA分子标记是通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析技术研究早薹当归和正常当归在基因组学水平的差异,获得早薹当归的特异分子标记片 段,并通过PCR和测序技术对差异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获得DNA分子标记ZT-1、ZT-2和ZT-3,它们的序列分别为SEQ ID No:l,SEQ ID Νο:2和SEQ ID Νο:3。
[0008] SEQ ID No :1 的序列为:
[0009] CAAGCAAACCATTGTAGATGGGGTTACTTTTGCACCTAACAACATTGTTGCTTTGTTAGATCATAAGGATTTCCCTA GTGATTTTCATATCATTCAGGATTTCCTCGCCTGTAGTCCATTGAACTTTGCTCTAACTCAACCTTTGAAGGTTTCG TGTAAGAGTGTTATGCAGGTATGGACCACTGCTAAGTTTGCGAAGCTGGCATCGTCAGGACAGCTCCACATGTCGTT TGTTCACAATGGGACTGTCTATGGGGTCACTCCTGAAGTTGTAGAAGATGCACTCCAATTACCCAAGCTCGGTACTA o
[0010] SEQ ID No :2的序列为:
[0011] CATCCAGATGTACCTGCAAAGAAATTTCCTTGTCAAAGACAAGTTGCTGACCAGTCCCGTAGGCTGATCCTTCCCTT AGAGGGTACCATAGGATTTAAGTCTGGTAGGGTATACGAGGGTTCTGTAGTTAGCTAGAATCCCAAGTTTCACTTGA CGCCTGTGAAGGCACTTGGTTCATGGAACCACTAACCGTTGTCATTGACCATGAAATGGTTGAACAAATAGTTGCTT CCATCAACTTTTCCTCTGTGTGT 〇
[0012] SEQ ID No :3的序列为:
[0013] AGTCCTAGAGTACCTAGGCGGAGTACAATTGTTTGTAGAGCACTATCTTGAGTTTTCTTGTTGTCTGAGCATTGATG TTATCTGAGGTTTACCTCACATATTTTATTGAAACTTCTTCCTCAAAATTCCGGAAGAAGGGTGATGGTTATTGGGT GT〇
[0014]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对早薹当归和正常当归 进行基因组水平多样性分析,在6%的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上电泳,电泳结果用硝酸银染 色,染色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比较早薹当归和正常当归基因组水平差异,割取差异明显、分 子量较大的片段,获得早薹当归的特异分子标记片段。
[0015] 本发明所述的DNA分子标记在早薹当归的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0016] -种早薹当归的种质鉴定试剂盒,其含有本发明提供的DNA分子标记。
[0017]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鉴别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具有以下优点:
[0018] 本发明采用AFLP筛选当归和早薹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优化, 摸索出适合当归种的AFLP的反应体系及银染反应体系,获得清晰的DNA指纹图谱,并在此基 础上筛选当归早薹的分子连锁标记。本发明优选得到的早薹当归种质中的特异性DNA序列, 序列可以应用于早薹当归的种质鉴定,对选育抗早薹品种的当归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提 供的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稳定性好,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基因组DNA电泳图。
[0020] 图2为早薹和正常当归选择性扩增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
[0021] 图1中1为正常当归;2为早薹当归;图2中ZC:正常生长当归;ZT:早薹当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 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当归早薹的DNA分子标记序列筛选方法:
[0025] 1.当归基因组总DNA提取
[0026] 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用改良的CTAB法。称取当归叶片1 g,用液氮充分磨成粉末,收 集粉末于离心管中,加4mL预热至65°C的CTAB提取液,65°C保温lh。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 (24:1)抽提、颠倒使混勾,55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重复抽提2-3次。吸取上清液 加入2/3体积预冷的异丙醇,在-20°C静置211。750(^离心10min,沉淀用400yLTE溶解,加入预 煮沸的RNase A 4yL,37°C保温30min。再用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2次,取上清液 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沉淀DNA,轻摇管子混匀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用牙签挑出DNA,放入800μ L76 %乙醇、0.2Μ乙酸钠中洗涤20min,将牙签及其上的DNA在70 %冷乙醇中洗涤几秒钟后放 入一支装有300yLTE的1.5mL离心管中,轻摇,4°C下过夜使DNA溶解。分装,置于-20°C长期保 存。
[0027] 2.DNA浓度与质量测定 [0028] (1)琼脂糖电泳法
[0029]将提取的模板DNA在1 %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以1 X TAE为缓冲液,指示剂为溴 酚兰,电泳结束后EB染色,胶块于成像系统中观察照相,如图1所示。纯的DNA样品在紫外线 下应呈现一条迀移率很小的整齐条带。如果溴酚兰前有弥散的荧光区出现,则表明样品中 存在RNA杂质,若DNA在凝胶上不形成清晰的条带,而只是弥散的一片,则表明DNA已严重降 解。
[0030] (2)紫外分光光度法
[00311取50yL DNA溶液稀释20倍,以双蒸水为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260、 280nm下的光吸收值。DNA浓度(yg/yL)按0D260 X 50/1000 X稀释倍数计算;纯度按0D260/ 0D280之比值判断。纯的DNA溶液其0D260/0D280应在1.9-1.6之间,如0D260/0D280大于1.9 时,表明有RNA污染,小于1.6则表明有蛋白质或酚类物质污染。
[0032] 3.AFLP方法的建立
[0033] AFLP体系及程序参照Vo s等的方法。
[0034] (1)酶切反应
[0035] DNA用EcoRI和Msel双酶切,37°C过夜,65°C2小时。反应体系:DNA200ng,10X Buffer2yL,MseI0 · 3yL( lOU/yL),EcoRI0 · 25yL( lOU/yL),加 ddH20至总体积 10yL。
[0036] (2)连接反应
[0037]
[0038]
[0041]
[0042] 预扩增条件:94°C变性3min; 94°C变性30s,56°C退火30s,72°C延伸lmin( 26个循 环);72°C延伸5min。反应体系:模板]^1^(:〇1?1(1001^凡)预扩引物0.3以1^,]\1861(100即凡)预 扩引物0 · 3yL,Buffer 2yL,dNTP (1 OmM) 0 · 4yL,MgC 12 (25mM) 1 · 2yL,Tag酶(5U/yL) 0 · 2yL,加 ddH2〇至总体积20yL。
[0043] (4)预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选择性扩增
[0044]
[0045]优化选择性扩增反应条件,设立模板浓度梯度、酶离子浓度梯度、dNTP浓度梯度; 扩增结果电泳检测。选择性扩增条件:94°C变性3min; 94°C变性30s,65°C退火30s (每次循环 下降0.7°C),72°C延伸lmin( 13个循环);94°C变性30s,56°C退火30s,72°C延伸lmin(24个循 环);72°C延伸5min。
[0046] (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0047] 参照优化条件进行早薹、正常当归基因组水平多样性分析。选择性扩增产物在6% 的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上电泳,电泳结果硝酸银染色。如图2所示。
[0048] 4.差异表达片段的分离和再扩增 [0049] (1)差异表达片段的分离
[0050]染色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比较早薹和正常当归基因组差异,割取差异明显、分子 量较大的片段。50yL ddH20溶解,95°C加热15min,4°C过夜,_20°C冷冻保存。
[0051 ] (2)差异片段的PCR扩增
[0052] 2yL差异片段溶解液作为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