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耐盐相关蛋白I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植物耐盐相关蛋白I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耐盐相关蛋白I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来自甘薯(Ipomoea?batatas),命名为IbERD3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将IbERD3基因导入甘薯,得到转IbERD3基因甘薯,其与野生型甘薯相比,耐盐性显著增高。本发明所提供的IbERD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将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植物耐盐相关蛋白l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耐盐相关蛋白I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世界上存在大面积的盐溃化的土地。据统计,全世界共有3.8X108hm2盐碱地,在灌溉地区还有占耕地面积33%的次生盐溃化土地,土壤的盐溃化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我国而言,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有近十分之一的次生盐溃化土地,另外还有2X107hm2盐碱荒地。一般来说,盐浓度在0.2%~0.5%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但是盐碱地的盐分大都在0.6%~10%。大面积的盐溃化土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及可耕地面积的逐年下降,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对于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小的中国更是日益严重的问题。通过对植物耐盐机理的深入研究,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是利用盐碱地资源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0003]植物的耐盐机理相当复杂,它涉及到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以及代谢调节等诸多方面。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会采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或减轻盐的危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耐盐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机制日益明确,使得克隆与植物耐盐相关基因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耐盐相关蛋白IbERD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0005]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来自甘薯(Ipomoea batatas),命名为IbERD3蛋白,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I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由序列I衍生的蛋白质。
[0006]为了使(a)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0007]表1标签的序列
[0008]
【权利要求】
1.一种蛋白质,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I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由序列I衍生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如下⑴或(2)或(3)的DNA分子: (1)编码区如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I)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耐盐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3)与(I)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植物耐盐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耐盐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子叶植物为甘薯。
8.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或权利要求4所述重组载体在培育耐盐植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子叶植物为甘薯。
【文档编号】C12N15/82GK104004071SQ20141021237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刘庆昌, 翟红, 何绍贞, 刘德高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