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52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21的冠部胎面胶2Aa、以及位于冠部胎面胶2Aa的轮胎径向内侧且邻接于带束增强层8或带束层7的基部胎面胶2Ab。而且,如图17所示,接地胎面胶12配置为,其设置在冠部胎面胶2Aa上,并且另一端12b与基部胎面胶2Ab接触。此外,如图18所示,接地胎面胶12也可配置为,其贯通基部胎面胶2Ab,并且另一端12b与带束增强层8或带束层7接触。另外,近年来,冠部胎面胶2Aa存在二氧化硅配伍量增加的趋势。二氧化硅具有绝缘性,因此不易通电。因此,如图18所示,如果配置为贯通基部胎面胶2Ab,并且另一端12b与带束增强层8或带束层7接触,则从轮辋R流入的电能够更有效地从胎面部2的胎面21流至路面。
[0097]实施例
[0098]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条件的多种充气轮胎实施了有关电阻降低性能即轮胎电阻值、耐滚动阻力性能、高速耐久性能(带外倾角)、以及高速驾驶稳定性能(耐熔垂性能)的性能试验(参照图19和图20)。
[0099]本性能试验中,将轮胎尺寸225/45R17 91W的充气轮胎(试验轮胎)组装至17X7.5J的正规轮辋,并且填充正规内压(250kPa)。
[0100]此处,正规轮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标准轮辋”、TRA所规定的“Design Rim”、或ETRT0所规定的“Measuring Rim”。此外,正规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高空气压”、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1US COLD INFLAT1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或ETRT0所规定的“INFLAT1N PRESSURES”。此外,正规负载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TRA 所规定的 “TIRE LOAD LIMITS AT VAR1US COLD INFLAT1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或ETRT0所规定的“LOAD CAPACITY”。
[0101]电阻降低性能即轮胎电阻值的评估方法为,在气温23°C、湿度50%的条件下施加1000[V]的电压,测定胎面与轮辋之间的电阻值Ω。该评估中,数值越小则表示放电性越优异、电阻降低性能越优异。
[0102]耐滚动阻力性能的评估方法为,使用室内转鼓试验机测定载重4kN及速度50km/h时的阻力。然后,依据该测量结果,以常规例为基准(100),通过指数进行评估。该评估中,指数越大则表示滚动阻力越小、耐滚动阻力性能越优异。
[0103]高速耐久性的评估方法为,对试验轮胎施加将规定内压增加120%后的内压,在温度80°C的环境下干燥劣化5日后设为规定内压,并使用转鼓直径1707mm的带外倾角的转鼓试验机,以速度120km/h、负重5kN开始行驶,每24小时加速10km/h,试验至轮胎破损,测定破损时的行驶距离。然后根据该测量结果,以常规例为基准(100),通过指数进行评估。该评估中,指数越大表示高速耐久性越优异。
[0104]高速驾驶稳定性能的评估方法为,将试验轮胎安装到试验车辆上,以速度60km/h?100km/h行驶,由熟练的试驾员针对变线时和转弯时的旋转稳定性、刚性感、以及操控性等项目进行感官评估,从而进行驾驶稳定性能的评估。然后根据该该感官评估的结果,以常规例为基准(100),通过指数进行评估。该评估中,指数越大表示驾驶稳定性能越优异。
[0105]图19中,常规例和比较例的充气轮胎不具有导电性橡胶。另一方面,实施例1?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的配置如图3和图5所示,并且具有形状如图11所示的导电性橡胶。而且,实施例4?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宽度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8?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10?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中,帘布层的覆层橡胶和侧橡胶在60°C时的损失正切tan δ和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3?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另一端与作为轮胎构成构件的帘布层接触。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具有接地胎面胶,实施例11的充气轮胎中,接地胎面胶配置至冠部胎面胶,实施例12的充气轮胎中,接地胎面胶配置为贯通至基部胎面胶。
[0106]图20中,实施例13?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具有导电性橡胶,该导电性橡胶的一端如图7和图8所示,配置在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内侧端的水平线的轮胎径向内侧,另一端如图8所示,与作为轮胎构成构件的帘布层接触(实施例13?实施例24),或具有导电性橡胶,该导电性橡胶的另一端如图7所示,与作为轮胎构成构件的内衬层接触(实施例25?实施例27)。而且,实施例15?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宽度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18?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19、实施例22?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一端的宽度大于中途的宽度。实施例20、实施例22?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另一端的宽度大于中途的宽度。实施例21?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导电性橡胶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实施例24?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帘布层的覆层橡胶和侧橡胶在60°C时的损失正切tan δ和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实施例26和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具有接地胎面胶,实施例26的充气轮胎中,接地胎面胶配置至冠部胎面胶,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接地胎面胶配置为贯通至基部胎面胶。
[0107]如图19和图20的试验结果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中,能够兼顾耐滚动阻力性能和高速耐久性能、以及电阻降低性能即轮胎电阻值,实施例11、实施例12、以及实施例24?实施例27的充气轮胎还能够改善高速稳定性能。
[0108]符号说明
[0109]1充气轮胎
[0110]2胎面部
[0111]21 胎面
[0112]2Α胎面胶
[0113]2Aa冠部胎面胶
[0114]2Ab基部胎面胶
[0115]4侧壁部
[0116]4A侧橡胶
[0117]5胎圈部
[0118]5A轮辋缓冲橡胶
[0119]6帘布层
[0120]9内衬层
[0121]11导电性橡胶
[0122]11a—端
[0123]lib 另一端
[0124]12接地胎面胶
[0125]R 轮辋
【主权项】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轮辋缓冲橡胶,其设置在胎圈部与轮辋接触的位置;以及 导电性橡胶,其与所述轮辋缓冲橡胶一同配置,设置为一端露出至所述轮辋缓冲橡胶的外面,与所述轮辋接触,另一端与邻接于所述轮辋缓冲橡胶的轮胎构成构件接触,并且其电阻值低于所述轮辋缓冲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一端配置在水平线的轮胎径向内侧,该水平线以所述胎圈部中的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内侧端为基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另一端配置在与法线成±45°的范围内,该法线是所述一端在一位置与所述胎圈部的剖面所成的法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为0.5mm以上10.0m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为0.5mm以上6.0m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一端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大于其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最大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另一端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大于其与所述一端之间的最大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一端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另一端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的电阻值为1Χ106Ω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设置在多个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设置为,其另一端与邻接于所述轮辋缓冲橡胶的轮胎构成构件即帘布层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橡胶设置为,其另一端与邻接于所述轮辋缓冲橡胶的轮胎构成构件即内衬层接触。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帘布层的覆层橡胶和侧壁部的侧橡胶在60°C时的损失正切tan δ为0.12以下,并且所述帘布层的覆层橡胶和所述侧壁部的侧橡胶的电阻值为IX 107Ω以上。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上具有接地胎面胶,该接地胎面胶的一端露出至胎面部的外面,另一端设置在胎面部的内部。
【专利摘要】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轮辋缓冲橡胶(5A),其设置在胎圈部(5)与轮辋(R)接触的位置;以及导电性橡胶(11),其与轮辋缓冲橡胶(5A)一同配置,设置为一端(11a)露出至轮辋缓冲橡胶(5A)的外面,与轮辋(R)接触,另一端(11b)与邻接于轮辋缓冲橡胶(5A)的轮胎构成构件(帘布层6)接触,并且其电阻值低于轮辋缓冲橡胶(5A)。
【IPC分类】B60C19/08, B60C9/04, B60C15/06, B60C13/00
【公开号】CN105307876
【申请号】CN201480033104
【发明人】岸添勇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6日
【公告号】DE112014003404T5, US20160159168, WO2015012173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