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07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



背景技术:

在车轮制造领域,铝合金铸造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由于车轮轮辋和轮辐的链接结构特点,铸造过程中毛坯通常呈“桶状”,其内部空间的深度(即轮辋深度)是工艺工程的关键尺寸。轮辋深度的变形量对轴向车加工余量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铝合金车轮的金属利用率。

传统的车轮铸造工艺在轮辋内壁上增加起模线,使该部分摩擦力增加,便于铸件从下模起出。由于车轮铸件呈“桶状”,其底部(即轮辐)与下模间存在一定的抱紧力。在起模过程中,摩擦力和抱紧力是一对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轮辐会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被拉变形,即轮辋深度增加。该变形大小受多方因素影响,无法准确的估算加以预先控制,是铝合金车轮铸造工艺上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包括模芯体、型面、起模凹槽,其特征是:模芯体型面为平面,上面开有6道起模凹槽,起模凹槽间分布夹角成60º。起模凹槽呈矩形,长15mm,宽8mm,深5mm。起模凹槽的侧壁拔模角为-1º,表面粗糙度为Ra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铸件与模芯间特有结构的配合来产生均匀、稳定的摩擦力,增加车轮铸件的中心部分与上模的摩擦力,用以克服下模的抱紧力,在起模时能有效地防止车轮铸件下移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正面视图。

图2为防脱模变形的车轮模具模芯剖面视图。

图中:1、模芯体,2、型面,3、起模凹槽,4、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铸造充型过程中,铝熔液与模芯体1接触,沿型面2的表面流动,逐渐充满起模凹槽3。车轮铸件冷却后,中心部分形成矩形的凸起,与起模凹槽3形成负角度配合。车轮铸件上的凸起与侧壁4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在起模过程中该部分不会脱离模芯体1产生变形。起模凹槽3在型面2上成60º夹角均匀分布,进一步保证了摩擦力的均匀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