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引物对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30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引物对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P5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p53在人类、猴、鸡和鼠等动物中相继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基因定位,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 1,鼠P53定位于11号染色体,进化程度迥异的动物中,P53有异常相似的基因结构,约20Kb长,都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外显子2、4、5、7、8、分别编码5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结构域,p53基因5个高度保守区即第13 19、117 142、171 192、236 258、270 286编码区。p53基因转录成2. 5KbmRNA,编码393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3KD。30年来人类对p53的认识从它是一种肿瘤病毒蛋白,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从一种抑癌基因,发展到几十种抑癌基因群体;从一条单一细胞通路,发展成多种细胞信号网络;从一种促细胞凋亡的功能,发展出生长、生殖、发育、代谢、增殖、转移、免疫、转录、调控、干细胞等无数功能;从与肿瘤相关,发展与心血管、代谢、遗传、神经、免疫、老化等多学科、多疾病相关。在遗传稳定性方面,p53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细胞中,有70%以上的p53基因发生了突变或者表达减少,这些质或量的变化使得P53不能正常行使人体的基因卫士和细胞卫士,因此建立检测P53表达量的RT-PCR的方法对检测遗传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组成的特异引物对。所述特异引物对可用于制备检测p53基因表达的试剂盒。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检测p53基因表达的试剂盒,包括所述特异引物对。所述试剂盒还可包括标准品;所述标准品为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所述试剂盒还可包括RNA提取试剂、RNA反转录试剂和PCR扩增试剂。所述特异引物对可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检测p53基因表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本的RNA ;(2)将 RNA 进行一步法 RT-PCR ;(3)检测PCR产物,确定p53基因的表达情况。所述p53基因为如下(a)或(b)或(c)(a)具有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158-1308位核苷酸的DNA ;(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 ;(c)GENBANK ACCESSION NO. NM 001127233. 1 所示的 DNA。
所述方法中,每10 μ L所述一步法RT-PCR的反应体系中含有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各5pmol。所述方法中,每10 μ L所述一步法RT-PCR的反应体系中含有待测样本的RNA 1 μ L0所述方法中,每10 μ L所述一步法RT-PCR的反应条件为50°C 30 分钟;94°C 2分钟;94°C 45秒,55°C 30秒,72°C 30秒,30个循环;72°C 10分钟。所述方法中,具体可采用蓝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目录号为LGAR001的试剂盒提取待测样本的 RNA,采用TAKARA公司的产品目录号为DRR024AJ的试剂盒进行所述一步法RT-PCR。待测样本具体可为小鼠的各个组织,小鼠脾脏、肝脏或脑组织。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特异引物对。在特异引物对的基础上,开发了检测P53基因的一步法RT-PCR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检测体系。与传统免疫学和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检测P53基因表达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检测结果稳定等优点,更加适合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图1为RNA纯化体系选择;1 =RNA液;2 =RNA液的2倍稀释液;3 =RNA液的10倍稀释液;4 =RNA液的20倍稀释液;5 =RNA液的50倍稀释液;6 =RNA液的100倍稀释液。 图2为优化PCR反应循环数;1 =RNA液;2 =RNA液的10倍稀释液;3 =RNA液的100
倍稀释液。图3为优化引物浓度;1 =RNA液;2 =RNA液的10倍稀释液;3 =RNA液的100倍稀释液。图4为优化RNA模板量;1 =RNA液;2 =RNA液的10倍稀释液;3 =RNA液的100倍稀释液。图5为采用优化后的各个参数后得到的标准图谱;1 =RNA液;2 =RNA液的10倍稀释液;3 =RNA液的100倍稀释液。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C57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的%,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实施例1、特异引物对的设计设计一对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量的特异引物对如下P53-A1 (上游引物)5,-TGAAGCCCTCCGAGTGTC-3,;P53-A2 (下游引物)5,-TCGGGTGGCTCATAAGGT-3,。实施例2、特异引物对应用时相关参数的选择实施例中,均采用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作为PCR体系中的阳性对照模板。一、RNA纯化体系选择1、分别采用 TRIZOL 法(TRIZOL Reagent, Invitrogen, Cat no : 15596-018,Lotno 13706)和RNA抽提试剂盒(蓝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LGAR001,动物组织总RNA纯化试剂盒)提取C57小鼠脾脏的RNA。C57小鼠脾脏的质量为0. Ig,获得RNA的浓度在3000ng/ μ L-42000ng/y L 之间。2、用50 μ L DEPC水溶解提取的RNA,进一步稀释成为1 μ g/ μ L RNA溶液。3、将1 μ g/ μ L RNA溶液分别进行2倍、10倍、20倍、50倍、100倍稀释,得到各个
浓度的稀释液。4、以0. 4 μ L稀释液为模板,采用One step RT-PCR试剂盒(TAKARA公司,目录号 DRR024AJ)和实施例1的特异引物对进行一步法RT-PCR,PCR反应体系见表1,PCR反应条件见表2。表1 一步法RNA PCR反应体系
权利要求
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组成的特异引物对。
2.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在制备检测p53基因表达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p53 基因为如下(a)或(b)或(c)(a)具有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158-1308位核苷酸的DNA;(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c)GENBANKACCESSION NO. NM_001127233. 1 所示的 DNA。
3.检测p53基因表达的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 所述P53基因为如下(a)或(b)或(c)(a)具有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158-1308位核苷酸的DNA;(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c)GENBANKACCESSION NO. NM_001127233. 1 所示的 DN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标准品;所述标准品为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RNA提取试剂、RNA 反转录试剂和PCR扩增试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在检测p53基因表达中的应用;所述p53基因为如下(a) 或(b)或(C)(a)具有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158-1308位核苷酸的DNA;(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c)GENBANKACCESSION NO. NM_001127233. 1 所示的 DNA。
7.一种检测p53基因表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本的RNA;(2)将RNA进行一步法RT-PCR;(3)检测PCR产物,确定p53基因的表达情况; 所述P53基因为如下(a)或(b)或(c)(a)具有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158-1308位核苷酸的DNA;(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DNA;(c)GENBANKACCESSION NO. NM_001127233. 1 所示的 DN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μ L所述一步法RT-PCR的反应体系中含有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各5pmol。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μ L所述一步法RT-PCR的反应条件为50°C 30 分钟;94°C 2 分钟;94°C 45 秒,55°C 30 秒,72°C 30 秒,30 个循环;72°C 10 分钟。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蓝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目录号为LGAR001的试剂盒提取待测样本的RNA ;采用TAKARA公司的产品目录号为 DRR024AJ的试剂盒进行所述一步法RT-PCR。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组成的特异引物对。所述特异引物对可用于制备检测p53基因表达的试剂盒,并用于检测p53基因表达情况。本发明引物对的基础上,开发了检测p53基因的一步法RT-PCR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检测体系。与传统免疫学和生物学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检测p53基因表达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检测结果稳定等优点,更加适合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C12N15/11GK102443581SQ20101050438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任芳丽, 刘艳, 夏永静, 孙小军, 常智杰, 王银银, 窦琳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