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5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激酶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生长因子受体(如VEGFR-2和FGFR-1)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 物,因此可用作抗癌药。该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癌症以外的疾病,所述疾病涉及通过生长因 子和抗血管生成受体(如VEGFR-2)起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
背景技术
正常的血管生成在各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包括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肥胖和某 些女性生殖功能过程。不需要的或病理性血管生成涉及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和血管瘤、哮喘、癌症和转移性疾 病(Fan et al, 1995, Trend Pharmacol. Sci· 16 :57_66 ;Folkman, 1995, Nature Medicine 1 :27-31)。血管渗透性改变被认为在正常和病理性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Cullinan-Bove et al,1993,,Endocrinology 133 829~837 ;Senger et al,1993 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 12 :303_324)。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在生化信号的跨细胞膜传递中十分重要。这些跨膜分子 特征性组成为从外至内依次连接的胞外配体结合域、质膜段以及胞内酪氨酸激酶域。配体 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相关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刺激,导致受体和其它胞内蛋白上酪氨酸残 基的磷酸化,引起各种细胞应答。至今,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鉴定了至少19种不同RTK 亚家族。其中一个亚家族目前由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Flt或Fl11 (VEGFR-I)、包含激酶插 入域的受体KDR(也称为Flk-I或VEGFR-2)和另一个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Flt4 (VEGFR-3) 组成。其中两种RTK(Fit和KDR)表现为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亲合力结合(De Vries et al,1992, Science 255 989~991 ;Terman et al,1992,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 1992,187 1579-1586)。异源细胞表达的这些受体与VEGF的结合涉及细胞蛋白酪氨 酸磷酸化状态和钙流出的改变。VEGF与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bFGF) — 起,被鉴定为在体外具有内皮细胞生长促进活性。值得注意的是aFGF和bFGF结合并激活名 为FGFR-I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由于其受体的限制性表达,与TOFS相比,VEGF的生长因子活 性相对特异性的针对内皮细胞。最近的证据表明,VEGF是正常和病理性血管生成(Jakeman et al,1993, Endocrinology, 133 :848_859 ;Kolch et al,1995,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36 139-155)和血管渗透性(Connolly et al, 1989, J. Biol. Chem. 264 20017-20024)中的重要刺激物。在成人中,除组织再建(如伤口愈合和女性生殖循环)以及脂肪形成的情况之外, 内皮细胞具有低增殖指数。但是在病理性状态如癌症、遗传性血管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牛 皮癣、关节炎、视网膜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中,内皮细胞活跃增殖并形成血管。当置于生长因 子如VEGF和bFGF的血管生成刺激下时,内皮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增殖、迁移并组织形成三维网络。现在广泛接受的是肿瘤扩散和转移的能力依赖血管网络的形成。VEGF或bFGF与其相应受体的结合导致二聚化、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和酶活化。 这些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用作特殊下游信号分子的“对接”位点,酶的活化导致EC活化。这 些途径的破坏会抑制内皮细胞活化。FGFR-I途径的破坏也会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这是由于 除增殖的内皮细胞外,该激酶还在许多肿瘤类型中被活化。最后,最近的证据还表明,VEGF 信号途径的破坏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该迁移是血管网络形成中决定性的过程。VEGFR-2和FGFR-I在肿瘤性血管系统中的过度表达和活化表明这些分子在肿瘤 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生成和随后的肿瘤生长被抗VEGF配体和VEGF受体的抗体抑 制,还可被截短的可溶性VEGFR-2受体(缺少跨膜序列和胞质激酶域)抑制。在VEGFR-2 或FGFR-I中引入导致酶活性损失的显性突变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这些受体或其关连配体 的靶向反义物也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最近的证据部分表明了肿瘤生长中对这些受体 的时间性需求。看起来VEGF信号传递在早期肿瘤生长中更重要,而bFGF在后期肿瘤扩散 增大中更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下式I化合物, 它们的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药学可接受的盐、前药或溶剂合物抑制生长因 子受体如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式I和整个说明书中,上述符号定义如下Z选自0、S、N、OH和Cl,前提条件为当Z为0或S时,R41不存在;当Z为OH或Cl 时,R41和R42都不存在;当Z为N时,R41为H ;X和 Y独立选自(KOaKSiSCKSOyCCKCOyNRlNRnaKNRUCONR^NRMCOyNRMSOy NR16SO2NR17, SO2NR18, CONR19,卤素、硝基、氰基,或者X或Y不存在;R1 为氢、CH3、OH、OCH3> SH、SCH3> OCOR21, SOR22, SO2R23, SO2NR24R25, CO2R26, CONR27R28,
NH2, NR29SO2NR3qR31、NR32SO2R33、NR34COR35, NR36CO2R37, NR38CONR39R4ci、卤素、硝基或氰基;R2和R3独立为氢、烷基、取代烷基、烯基、取代烯基、炔基、取代炔基、芳基、取代芳 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烷基、取代芳烷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杂环烷基或取代杂环烷 基;前提条件为当X为卤素、硝基或氰基时,R2不存在;当Y为卤素、硝基或氰基时,R3不存 在;R6为H、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NR7R8、OR9或卤素;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1、R24、R25、R26、R27、R28、R29、R30、 R31、R32、R34、R35、R36、R38、R39和R4°独立选自氢、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杂环基或取代杂环基;R22、R23、R33和R37独立选自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 杂环基或取代杂环基;R42 为 (R43)n中η等于0、1或2,每个R43独立选自氢、氟、氯和甲基;R44为甲基或氢,进一步前提条件为a.如果 X 为 SO、SO2、NR13CO2 或 NR14SO2, R2 可不为氢;且b.如果 Y 为 SO、SO2、NR13CO2 或 NR14SO2, R3 可不为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R1为氢或甲基;R6为氢;R3为低级烷基;Z为氧或氮。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R1为氢;R3为低级烷基;Y不存在;X为氧或氮;R43为氟 或氢;R44为氢或甲基。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X为氧;R2为取代烷基;R43为氟。本发明优选化合物包括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醇,1-[4-(4_ 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4-(氨基磺酰基)氨基丁 -2-醇,N-{3-[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2-羟基-丙基}-甲磺酰胺,(2S)-3-[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 2,4]三嗪-6-基氧基]-丙-1,2-二醇,(2R)-3-[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1,2-二醇,(2R)-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2-醇,(2S)-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2-醇,(2R)-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3-甲氧基-丙-2-醇,(2S)-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3-甲氧基-丙-2-醇,2-[4-(4-氟-2-甲基_1Η_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基氧基]-乙醇,
N-{2-[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乙基}_甲磺酰胺,(2R)-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 2,4]三嗪-6-基氧基]-4-甲磺酰-丁 -2-醇,(2S)-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 2,4]三嗪-6-基氧基]-4-甲磺酰-丁 -2-醇,5-甲基-4- (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哌啶基丙氧基)-吡咯并 [2,1-f] [1,2,4]三嗪,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2-哌啶_4_基-乙氧 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3_吡啶_4_基-丙氧 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1-[4-(4_ 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甲基]-3-甲磺酰-丙基} _ 二甲基-胺,712-[4-(4-氟-2-甲基_1Η_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基氧基]-1-甲基乙胺,{2-[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甲胺,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吗啉_2_基甲氧基)-口比 咯并[2,1-f] [1,2,4]三嗪,[ (IR),2S] -2- 二甲基氨基丙酸-[2- [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 基)-5_甲基吡咯并[2,l-f]-[l,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 (IR),2S] -2-氨基-4-甲基戊酸[2_ [4- (4-氟 _2_ 甲基-IH-吲哚 _5_ 基氧 基)-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 [ (IR),2S] -2-氨基丙酸2- [4_ (4_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 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甲磺酰-丙氧基)_5_甲基-吡 咯并[2,1-f] [1,2,4]三嗪,N-{3-[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基}-甲磺酰胺。本发明更优选的化合物为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醇,(2S)-3-[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 2,4]三嗪-6-基氧基]-丙-1,2-二醇,(2R)-3-[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1,2-二醇,(2R)-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2-醇,
(2S)-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2-醇,(2R)-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3-甲氧基-丙-2-醇,(2S)-l-[4_(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3-甲氧基-丙-2-醇,5-甲基-4- (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哌啶基丙氧基)-吡咯并 [2,1-f] [1,2,4]三嗪,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2-哌啶_4_基-乙氧 基)-吡咯并[2,1-f] [1,2,4] 三嗪,2-[4-(4-氟-2-甲基_1Η_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基氧基]-1-甲基乙胺,[ (IR),2S] -2- 二甲基氨基丙酸-[2- [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 基)-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 (IR),2S] -2-氨基-4-甲基戊酸[2_ [4- (4-氟 _2_ 甲基-IH-吲哚 _5_ 基氧 基)-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 (IR),2S] -2-氨基丙酸2_ [4_ (4_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 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酯,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甲磺酰-丙氧基)_5_甲基-吡 咯并[2,1-f] [1,2,4]三嗪,N-{3-[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氧基]-丙基}-甲磺酰胺。本发明还提供包含式I或II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载体的药用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包含式I或II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载体以及其它抗癌或细胞毒 性药物的药用组合物。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癌或细胞毒性药物选自利诺胺;整 联蛋白α νβ 3功能抑制剂;血管生长抑素;雷佐生;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雷洛昔芬;屈 洛昔芬;iodoxifene ;醋酸甲地孕酮;阿那曲唑;来曲唑;硼嗪;依西美坦;氟他胺;尼鲁米 特;比卡鲁胺;醋酸环丙孕酮;醋酸戈舍瑞林;亮丙立德;非那雄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尿 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功能抑制剂;生长因子抗体;生长因子受体抗体如Avastin (贝伐 单抗)和Erbitux (西妥昔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嘌呤;腺苷类似物;阿糖胞苷;多柔比星;道诺霉素;表柔比星;伊 达比星;丝裂霉素C ;放线菌素D ;普卡霉素;顺钼;卡钼;氮芥;美法仑;苯丁酸氮芥;白消 安;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亚硝基脲;赛替派;长春新碱;Taxol (紫杉醇);Taxotere (多西他赛);埃坡霉素类似物;盘皮海绵内酯类似物;软珊瑚醇类似物;依托泊苷;替尼泊 苷;安吖啶;托泊替康;flavopyridols ;生物反应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如Velcade (Bortezomib)0本发明提供抑制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有需要的 哺乳动物可有效抑制蛋白激酶活性剂量的式I化合物。此外,本发明公开了抑制至少一种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方法,例如包括给予有需要的哺乳动物治疗有效剂量的式I或式II化合物。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 述生长因子受体选自VEGFR-2和FGFR-I。最后,本发明公开了治疗增殖性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有需要的哺乳动 物治疗有效剂量的式I化合物。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增殖性疾病为癌症。下面为可用于本发明说明书的术语的定义。除另有说明外,本文对基团或术语最初的定义适用于整个本发明说明书中单独使用或作为其它基团的一部分的该基团或术语。术语“烷基”指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未取代烃基,优选1-7个碳原子。词 语“低级烷基”指1-4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烷基。术语“取代烷基”指被例如1-4个取代基取代的烷基,取代基如商基、羟基、烷氧 基、氧代、烷酰基、芳氧基、烷酰氧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芳烷基氨基、二取代胺(其 中2个氨基取代基选自烷基、芳基或芳烷基)、烷酰基氨基、芳酰基氨基、芳烷酰基氨基、取 代烷酰基氨基、取代芳基氨基、取代芳烷酰基氨基、巯基、烷硫基、芳硫基、芳烷硫基、烷硫羰 基、芳硫羰基、芳烷基硫羰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芳烷基磺酰基、氨磺酰基如S02NH2、 取代氨磺酰基、硝基、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如CONH2、取代氨基甲酰基(如CONH-烷基、 CONH-芳基、CONH-芳烷基或氮上有2个选自烷基、芳基或芳烷基的取代基)、烷氧基羰基、芳 基、取代芳基、胍基和杂环基如吲哚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吡咯烷基、吡啶基、 嘧啶基等。当提及取代基被进一步取代时,其可被烷基、烷氧基、芳基或芳烷基取代。术语“卤素”或“卤基”指氟、氯、溴和碘。术语“芳基”指环部分中有6-12个碳原子的单环或双环芳烃基,如苯基、萘基、联 苯基和二苯基,各个基团可被取代。术语“芳烷基”指通过烷基直接结合的芳基,如苯甲基。术语“取代芳基”指被例如1-4个取代基取代的芳基,取代基如烷基、取代烷基、卤 基、三氟甲氧基、三氟甲基、羟基、烷氧基、烷酰基、烷酰氧基、氨基、烷基氨基、芳烷基氨基、 二烷基氨基、烷酰基氨基、巯基、烷硫基、脲基、硝基、氰基、羧基、羧基烷基、氨基甲酰基、烷 氧基羰基、烷硫羰基、芳硫羰基、芳基磺酰胺基、磺酸基、烷基磺酰基、氨磺酰基、芳氧基等。 取代基可进一步被羟基、烷基、烷氧基、芳基、取代芳基、取代烷基或芳烷基取代。术语“杂芳基”指任选取代的芳性基团,例如4-7元单环、7-11元双环或10_15元 三环系统,其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和至少一个含碳环,例如吡啶、四唑、吲唑、吲哚。术语“烯基”指2-20个碳原子、具有1-4个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2_15碳 原子,最优选2-8个碳原子。术语“取代烯基”指被例如1-2个取代基取代的烯基,取代基例如商基、羟基、烷氧
基、烷酰基、烷酰氧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烷酰基氨基、巯基、烷硫基、烷硫羰基、 烷基磺酰基、氨磺酰基、硝基、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氨基甲酰基、胍基、吲哚基、咪唑 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吡咯烷基、吡啶基、嘧啶基等。术语“炔基”指2-20个碳原子、具有1-4个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2_15个 碳原子,最优选2-8个碳原子。术语“取代炔基”指被例如1个取代基取代的炔基,取代基例如商基、羟基、烷氧
基、烷酰基、烷酰氧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烷酰基氨基、巯基、烷硫基、烷硫羰基、 烷基磺酰基、氨磺酰基、硝基、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氨基甲酰基、胍基、杂环基(如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吡咯烷基、吡啶基、嘧啶基等)。术语“环烷基”指任选取代的饱和环烃系统,优选含有1-3个环,每个环3-7个碳原子,环可进一步与不饱和C3-C7碳环稠合。示例性基团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 基、环庚基、环辛基、环癸基、环十二烷基和金刚烷基。实例性取代基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烷 基,或一个或多个上述作为烷基取代基的基团。术语“杂环”、“杂环的”和“杂环基”指任选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 环基,例如4-7元单环,7-11元双环或10-15元三环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含碳环中含有至少 一个杂原子。每个含杂原子的杂环基可具有1、2或3个杂原子,所述杂原子选自氮原子、氧 原子和硫原子,其中氮和硫杂原子也可任选被氧化,氮杂原子还可任选被季铵化。杂环基可 于任何杂原子或碳原子相连。实例性单环杂环基包含吡咯烷基、吡咯基、吡唑基、氧杂环丁烷基、吡唑啉基、咪唑 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噁唑基、噁唑烷基、异噁唑啉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噻 唑烷基、异噻唑基、异噻唑烷基、呋喃基、四氢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哌啶基、哌嗪基、 2-氧代哌嗪基、2-氧代哌啶基、2-氧代吡咯烷基、2-氧杂氮杂罩基、氮杂草基、4-哌啶酮 基、吡啶基,N-氧代-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四氢吡喃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 (thiamorpholinyl)、硫代吗啉基亚砜、硫代吗啉基砜、1,3- 二氧戊环基和四氢_1,1_ 二氧 代噻吩基、二噁烷基、异噻唑烷基、硫杂环丁烷基、硫杂丙环基、三嗪基和三唑基等。实例性双环杂环基包括2,3- 二氢-2-氧代-IH-吲哚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 基、苯并噻吩基、奎宁环基、喹啉基、N-氧化喹啉基(quinolinyl-N-oxide)、四氢异喹啉基、 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吡喃基、中氮茚基、苯并呋喃基、苯并二氢吡喃基、香豆基、肉啉 基、喹喔啉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呋喃并吡啶基(如呋喃并[2,3_c]吡啶基、呋喃并[3, Ι-b]吡啶基或呋喃并[2,3-b]吡啶基)、二氢异吲哚基、二氢喹唑啉基(如3,4-二氢-4-氧 代-喹唑啉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二嗪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咱基、苯并 硫代吡喃基、苯并三唑基、苯并吡唑基、二氢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噻吩基、二氢苯并硫代吡 喃基、二氢苯并硫代吡喃基砜、二氢苯并吡喃基、二氢吲哚基、喷哚基、异苯并二氢吡喃基、 异二氢吲哚基、1,5_ 二氮杂萘基、2,3_ 二氮杂萘基、胡椒基、嘌呤基、吡啶并吡啶基、喹唑啉 基、四氢喹啉基、噻吩并呋喃基、噻吩并吡啶基、噻吩并噻吩基等。实例性取代基包含一个或多个上述烷基或芳烷基,或一个或多个上述烷基取代 基。还包括较小的杂环基,如环氧化物和环乙亚胺。术语“杂原子”应包含氧、硫和氮。式I的化合物可形成盐,该盐也在本发明范围以内。优选药学可接受的(即无毒、 生理学可接受的)盐,虽然其它的盐也可用于如分离或纯化本发明化合物。式I的化合物可与碱金属如钠、钾和锂成盐,可与碱土金属如钙和镁成盐,可与有 机碱如二环己胺、三丁胺、吡啶和氨基酸(如精氨酸和赖氨酸)等成盐。这类盐可用本领域 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形成。式I的化合物可与各种有机或无机酸成盐。这类盐包括与盐酸、氢溴酸、甲磺酸、 硫酸、醋酸、三氟乙酸、草酸、顺丁烯二酸、苯磺酸、甲苯磺酸和各种其它酸(如硝酸、磷酸、 硼酸、酒石酸、柠檬酸、丁二酸、苯甲酸、抗坏血酸盐、水杨酸盐等)成盐。这些盐可用本领域 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形成。
此外,可形成两性离子(“内盐”)。本发明包括所有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无论是混合物还是纯或大致纯的形 式。本发明化合物的定义包括所有可能立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该定义还特别包括外消旋 形式和分离的具有特殊活性的光学异构体。外消旋形式可用物理方法拆分,如分级结晶、非 对映异构体衍生物的分离或结晶、或手性柱层析分离。各种光学异 构体可用传统方法从外 消旋体获得,所述方法如与光学活性酸成盐后结晶。式I的化合物还可具有前药形式。任何可在体内转化为生物活性药物(即式I的 化合物)的化合物为本发明范围和精神内的前药。各种前药形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该前药衍生物的实例见a)DesiRn of ProdruRS, H. BundRaard Ξ 编,(Elsevier, 1985)禾口 Methods in Enzvmology, Vol. 42,p. 309—396, K. Widder 等主编,(Academic Press, 1985);b)A Textbook of DruR DesiRn and Development, Krosgaard-Larsen 禾口 H. Bundgaard 主编,Chapter 5, " Design andApplication of Prodrugs, " H. Bundgaard, p. 113-191(1991);c)H. BundRaard, Advanced DruR Delivery Reviews,8,1-38(1992);应进一步理解的是式I化合物的溶剂合物(如水合物)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溶剂化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应用与用途本发明基于这一发现某些吡咯并三嗪是蛋白激酶的抑制剂。更具体的说,它们 抑制VEGF的效果,这一性质的价值在于可用于治疗涉及血管生成和/或增加血管渗透性的 疾病状态,如癌症。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与药学可接受载 体的药用组合物,该药用组合物用于治疗哺乳动物高增殖性失调。具体的说,所述药用组合 物可抑制原发性和复发性实体肿瘤的生长,所述肿瘤与VEGF有关,尤其是生长和扩散明显 依赖VEGF的肿瘤,包括例如膀胱癌、鳞状细胞癌、头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妇科癌症(如 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外阴癌、皮肤癌、脑癌、泌尿生殖道癌、淋巴系统 癌(如甲状腺癌)、胃癌、喉癌和肺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非 癌性失调,如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肥胖病、卡波西肉瘤、血 管瘤、急性和慢性肾病(包含增殖性肾小球性肾炎和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动脉粥样硬 化、动脉再狭窄、自身免疫疾病、急性炎症、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早 产儿视网膜病和黄斑退化。本发明还涉及阻止哺乳动物的胚细胞植入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excema、硬皮病和血管瘤的治疗。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 并具有某些抗其它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盐在制备药物中的 用途,所述药物用于在哺乳动物如人类中产生抗血管生成和/或降低血管渗透性的作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在需要这种治疗的哺乳动物如人类中产生抗血管生 成和/或降低血管渗透性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所述动物有效量的如本文前面定 义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本文介绍的化合物也抑制其它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HERl和HER2,因此可用 于治疗增殖性失调(如牛皮癣和癌症)。HERl受体激酶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表达和活化,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类似的,HER2受体激酶在乳腺癌、卵巢癌、 肺癌和胃癌中过度表达。下调HER2受体丰度或抑制HERl受体信号传导的单克隆抗体 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因此预期HERl和HER2激酶抑制剂具有治 疗依赖两种受体中任一种受体信号传导的肿瘤的活性。这些抑制化合物抑制HERl的 能力进一步有助于其用作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参见下述文件和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Cobleigh, M. A. , Vogel, C. L. , Tripathy, D. , Robert, N. J. , Scholl, S. , Fehrenbacher, L., ffolter, J. Μ. , Paton, V. , Shak, S. , Lieberman, G. and Slamon, D. J. , " Multinational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humanized anti-HER2 monoclonal antibody in women who haveHER2-overexpress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has progressed after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disease" , J. of Clin. Oncol. 17(9), p. 2639-2648(1999) ;Baselga, J.,Pfister, D.,Cooper, Μ. R.,Cohen, R.,Burtness, B., Bos, Μ. , D' Andrea, G. , Seidman, Α. , Norton, L. , Gunnett, K. , Falcey, J. , Anderson, V., Waksal, H. and Mendelsohn, J. , " Phase Istudies of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himeric antibody C225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isplatin ", J. Clin. Oncol. 18 (4),p. 904-914 (2000)。此外,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可用作哺乳动物的避孕药。本文前面定义的抗增殖、抗血管生成和/或降低血管渗透性治疗可单独用于治 疗,或除本发明化合物外还涉及一种或多种其它物质和/或治疗。这种联合治疗可通过同 时、依次或分别给予各个治疗成分的方式完成。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与已知的抗癌和细胞 毒性药物和治疗(包括放射疗法)联合应用。若制成固定剂量,这种组合产品中的本发明 化合物使用剂量范围见下文,其它药学活性药物的用量为在其获得批准的剂量范围。当组 合制剂不适用时,可依次使用式I化合物与已知抗癌或细胞毒性药物和治疗(包括放射疗 法)。在医学肿瘤学领域内,使用不同形式治疗的组合治疗每个癌症患者是常见的方 法。医学肿瘤学中,除本文前面定义的抗增殖性、抗血管生成和/或降低血管渗透性治疗 外,所述联合治疗的其它治疗可为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所述化学疗法可包括三 种主要治疗药物(i)通过与前面定义不同的机制起作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例如利诺胺、整联蛋 白α νβ 3功能抑制剂、血管生长抑素、雷佐生);(II)细胞生长抑制性药物,如抗雌激素(例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雷洛昔芬、屈 洛昔芬、iodoxifene)、孕激素(例如醋酸甲地孕酮)、芳化酶抑制剂(例如阿那曲唑、来曲 唑、硼嗪、依西美坦)、抗激素、抗孕激素、抗雄激素(例如氟他胺、尼鲁米特、比卡鲁胺、醋酸 环丙孕酮)、LHRH激动剂和拮抗剂(例如醋酸戈舍瑞林、亮丙立德)、睾丸酮5 α - 二氢还原 酶抑制剂(例如非那雄胺)、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抗侵袭药(例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如马 立马司它和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受体功能抑制剂)和生长因子功能抑制剂(所述生长因 子包括例如EGF、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所述抑制剂包括生长因子抗 体、生长因子受体抗体例如Avastin (贝伐单抗)和Erbitux (西妥昔单抗);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iii)如医学肿瘤学中使用的抗增殖/抗肿瘤药及其联合药物,例如抗代谢物(例
12如抗叶酸代谢物如甲氨蝶呤、氟嘧啶如5-氟尿嘧啶、嘌呤和腺苷类似物、阿糖胞苷);嵌入 性抗肿瘤抗生素(例如蒽环霉素如多柔比星、道诺霉素、表柔比星和伊达比星、丝裂霉素C、 放线菌素D、普卡霉素);钼衍生物(例如顺钼、卡钼);烷基化药物(例如氮芥、美法仑、苯 丁酸氮芥、白消安、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亚硝基脲、赛替派);抗有丝分裂药物(例如长 春花生物碱如长春新碱和紫杉类如Taxol (紫杉醇)、Taxotere (多西他赛)和新的 微管药物如埃坡霉素类似物、盘皮海绵内酯类似物和软珊瑚醇类似物);拓扑异构酶抑制 剂(例如表鬼臼毒素如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安吖啶、托泊替康);细胞周期抑制剂(例如 flavopyridols);生物反应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如Velcade (Bortezomib)。如上所述,对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兴趣在于其抗血管生成和/或降低血管渗透 性作用。预期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 节炎、卡波西肉瘤、血管瘤、肥胖、急性和慢性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再狭窄、自身免疫疾 病、急性炎症和与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更具体的说,式I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癌症-癌,包括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包括小细胞性肺癌)、食道 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包括鳞状细胞 癌);-淋巴系造血肿瘤,包括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毛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 瘤;_骨髓系造血肿瘤,包括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早幼粒 细胞性白血病;-间质性肿瘤,包括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胶质瘤和神经 鞘瘤;以及-其它肿瘤,包括黑色素瘤、精原细胞瘤、畸胎癌、骨肉瘤、着色性干皮病、角化棘皮 瘤(keratoctanthoma)、甲状腺滤泡癌和卡波西肉瘤。由于激酶普遍性在调控细胞增殖中起关键作用,抑制剂可作为反向细胞抑制剂, 可用于治疗特征为异常细胞增殖的任何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家族性腺瘤病性息肉病、 神经纤维瘤病、动脉粥样硬化、肺纤维化、关节炎、牛皮癣、肾小球性肾炎、血管成形术或血 管手术后的再狭窄、肥大性疤痕形成、炎性肠疾病、移植排斥、内毒素休克和真菌感染。式I的化合物可诱导或抑制凋亡。凋亡反应在各种人类疾病中是异常的。式I 化合物作为凋亡调节剂,可用于治疗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癌症类型)、病毒感染 (包括但不限于疱疹病毒、痘病毒、Epstein-Barr病毒、Sindbis病毒和腺病毒)、阻止HIV 感染个体的AIDS进展、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狼疮、红斑、自身免疫性肾小球 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性肠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神经变性失调(包括 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病、AIDS相关痴呆、帕金森氏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色素性视网 膜炎、脊柱肌萎缩和小脑退化)、脊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心肌梗塞、中风 和再灌注损伤有关的局部出血性损伤、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毒素或酒精性肝病、血液 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肌肉骨骼系统的退化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阿司匹林敏感的鼻窦炎、囊性纤维化、多发性硬化、肾病和癌症疼痛。式I化合物尤其可用于治疗常见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肿瘤,如结肠肿癌、肺癌和胰 腺癌。通过给予本发明的组合物(或联合药物),阻止哺乳动物肿瘤的进展。式I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癌症以外的疾病,所述疾病涉及通过生长因子受体(如 VEGFR-2和FGFR-1)起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本发明化合物可与药用赋形剂或稀释剂配制,用于口服、静脉内或皮下给药。所述 药用组合物可用适合所需给药模式的固体或液体赋形剂、稀释剂和添加剂,以经典方法配 制。口服时,所述化合物可以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形式给予。所述化合物也可使用 适合给药形式的悬浮液载体,以悬浮液的形式给予。所述化合物可以单剂量或2-4分剂量 形式,在约0. 05-300mg/kg/日的剂量范围内给药,优选少于200mg/kg/日。生物测定
VEGFR-2和FGFR-I激酶测定
试剂最终浓度
储存溶液VEGFR-2FGFR-I
Tris pH 7. 020mM20mM
BSA 10mg/ml25 μ g/ml25 μ g/ml
MnCl2(IM)1. 5mM0. 5mM
MgCl2(IM)0. 5mM
DTT(IM)0. 5mM0. 5mM
10%甘油中的酶原液(lmg/ml)7. 5ng/rxn30ng/rxn
聚谷氨酸/酪氨酸(10mg/ml)75 μ g/ml30 μ g/ml
ATP(ImM)2. 5μΜ1. ΟμΜ
Y-ATP(10 μ Ci/μ 1)0. 5μ Ci/ml0.5 μ Ci/ml
用于VEGFR-2或FGFR-I测定的保温混合物包含合成底物聚谷氨
(4 1)、ATP、ATP- y -33P和含有Mn++和/或Mg++、DTT、BSA和Tris的缓冲液。加入酶开始 反应,室温60分钟后加入30% TCA至终浓度为15%,中止反应。抑制剂制成IOmM的100% DMSO溶液。测定在96孔板上进行,一式四份。化合物在100% DMSO中1 500稀释,然后 1 10稀释于水至DMSO终浓度为10%。96孔板的B-H排加入10μ 1的10% DMSO。A排 加入20 μ 1化合物,其浓度比测定环境高5倍。6次连续稀释混和后每排转移入10 μ 1,F排 弃去10 μ 1。G排为没有化合物的对照,H排为没有化合物和酶的对照。酶和底物用Tomtec Quadra工作站传递。板用粘性板盖覆盖,在27°C保温60分钟,然后在冰上用TCA酸沉淀20分钟。沉 淀用Tomtec或Packard FilterMate收集器转移到UniFilter-96,GF/C微量板。在每个 UniFilter微量板的干孔中加入Microscint-20混合物,用Packard TopCount微量板闪烁 计数仪定量掺入放射性,从而测定活性。本发明化合物抑制VEGFR-2和FGFR-I激酶,其IC5tl值在0. 001-10 μ M之间。优选 化合物的IC5tl值小于0.3 μ Μ。所述化合物选择性针对VEGFR-2和FGFR-I激酶。它们对HER_2、CDK激酶、LCK和Src激酶的活性最低。它们对这些激酶的活性> 2 μ Μ。制备方法某些式I化合物可通过以下反应流程和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制备。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温度表示为摄氏度(°C )。制备性反相(RP)HPLC纯化在C18 反相(RP)柱上进行,用含0. 1% TFA的水/甲醇混合物为缓冲溶液。所有合成的化合物至 少通过质子NMR和LC/MS鉴定。除另有说明外,在进行后续反应时,有机提取物用无水硫酸 镁(MgSO4)干燥。使用常用试剂的下述缩写。NMM ;N-甲基吗啉,DIBAL ;氢化二异丁基铝,BOP试剂; 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三甲基氨基)磷鐺六氟磷酸盐,DCE ;二氯乙烷,K2CO3 ;碳酸钾, Κ0Η;氢氧化钾,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EDCI ; 1_( 二甲基氨基丙基)_3_乙基碳二亚胺盐 酸盐,RT ;室温,HOBt ;羟基苯并三唑,DCM ;二氯甲烷,CbzCl ;氯苯甲酰氯,mCPBA ;间-氯过 苯甲酸,NaHCO3 ;碳酸氢钠,HCl ;氢氯酸,TFA ;三氟乙酸,NH4Cl ;氯化铵,DIPEA ;二异丙基胺, Et3N ;三乙基胺,Na2SO4 ;硫酸钠,DEAD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PPA ;二苯氧基磷酰叠氮,DMF ; 二甲基甲酰胺,THF ;四氢呋喃。反应流程1 第1步第1步用任选取代的丙二酸酯(1)(例如XR2为酯,YR3为甲基)在温和碱的存在 下与甘氨酸酯进行反应,获得化合物2。第2步本流程的化合物2可在碱如叔丁醇钾存在下环化,获得化合物3。
第3步本流程的产物3在碱如KOH或氢化钠存在下与氨基化试剂如羟胺-0-磺酸或氯胺 反应,形成产物4。第4步通过在碱(如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存在下用甲酰胺加热处理,本流程的化合物4 环化形成流程1的产物5。

物7。
第5步
本流程的化合物5卤化(例如在高温下与氯氧化磷反应)形成流程1的产物6。 第6步
化合物6在有机溶剂如乙腈或DMF中与胺(如苯胺)或酚反应,形成流程1的产 反应流稈2第1步流程1的化合物7(其中YR3为烷基如甲基,XR2基团为酯)可用亲核试剂如甲基 镁化溴或甲基镁化氯在低温下处理,获得流程2的化合物2。第2步本流程化合物2然后可在Lewis酸如三氟化硼存在下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或过 硼酸钠于低温下处理,获得流程2的酚类化合物3。第3步用烷基化试剂如溴乙烷在碱如氢化钠存在下将本流程化合物3的酚羟基烷基化, 获得流程2的化合物4。或者,在Mitsimobu条件下用醇处理化合物3 (其中化合物3和醇 在三苯基膦和DEAD存在下搅拌),获得流程2的化合物4。反应流稈3 其中X = NR10, NR11CO, NR12CONRI3, NR14COO, NR15SO2 或 NR16SO2NR17,如上文所述。第1步流程2的化合物1用碱如KOH水溶液处理,转化为羧酸。该酸在有机溶剂如1, 4-二氧六环中,在醇如苯甲醇存在下用二苯氧基磷酰叠氮处理,经历Curtius重排,获得本 流程的化合物1。第2步当任选被例如苯甲氧甲酰基(Cbz)保护时,氨基甲酸酯基团通过催化(如钯)氢 化去保护,获得本流程的化合物2。第3步将本流程化合物2的氨基酰化(例如在偶联试剂如DCC存在下用羧酸处理)或磺 酰化(例如用磺酰氯处理)。或者,本流程化合物2的氨基用烷基卤烷基化,或在还原剂如 氰基硼氢钠或氢硼化钠存在下,与醛还原氨基化。反应流程4 醇2。
第7步
7
X1=卤基
Rd=Re=R6如上文所述
第1步
流程1的化合物6在4位转化为醚(醚化)(例如用酚阴离子或甲醇阴离子处理)。 第2步
在有机溶剂如甲苯中,用还原剂如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L)还原,获得本流程的
第3步
处理本流程的化合物2(例如在有机溶剂如甲苯中,高温下用二氧化锰(MnO2)处 理),使醇氧化。第4步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DCM)中,用氧化剂如间氯过苯甲酸(m-CPBA)处理本流程 的化合物3,然后用碱如碳酸氢钾水解,获得含羟基化合物4。第5步
在碱如NaH存在下,在0°C -100°C之间,用亲电子试剂如碘代甲烷使化合物4的酚 羟基烷基化,获得化合物5。第6步在高温下用酸如HCl水溶液处理本流程的化合物5,使其水解,获得化合物6。第7步本流程的化合物6用与流程1类似的方法转化为化合物7。反应流稈5 第1步流程1的化合物5 (其中XR2 =羧酸)可在偶联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 在下,用胺如氨、N,0- 二甲基羟胺或取代胼处理,获得酰胺或酰胼类化合物1。第2 步 当第1步中所用的胺为N,0- 二甲基羟胺时,所得化合物可用烷基化试剂如甲基锂 处理,获得化合物2。第3 步本流程化合物2可如流程1所述转化为化合物3。反应流稈6 第1 步当流程5的第1步所用的胺为氨时,所得化合物可用脱水剂如氯氧化磷处理,获得 化合物1。第2 步本流程化合物1可在醇如乙醇中用强酸如硫酸处理,获得亚氨酸,该亚氨酸可再 用取代胼如甲基胼处理,获得化合物2。第3步本流程的化合物2可再用脱水剂如氯氧化磷处理,得到中间体亚氨酰氯,该中间 体可进一步如流程1所述用合适的苯胺或酚处理,获得本流程的化合物3。反应流程7 第1 步当流程5的步骤1使用的胺为胼时,所得化合物可在脱水剂如氯氧化磷或取代乙亚氨酸酯或二氯亚甲基· 二甲基氯化铵存在下用酸如二氟乙酸处理,获得化合物1。第2步化合物1可如流程2中所述转化为化合物2。此外,其它式I化合物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具体的说,下述实施 例提供了其它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工作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这些实施 例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并且应理解的是,在本文后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 围内还存在其它实施方案。实施例1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醇A. 4-氯-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甲酸乙酯4-羟基-5-甲基吡咯并[2,l-f] [1,2,4]三嗪 _6_ 甲酸乙酯(60. Og, 271. 2mmol, 制备参见 WO 0071129)、氯氧化磷(30. 3ml, 325. 4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37. 7ml,217mmol) 的甲苯混合物(800ml)在氩气中加热至回流,持续1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化合物在旋转 蒸发仪(rotovap)上浓缩,残留物用二氯甲烷(1000ml)和冷碳酸氢钠溶液(300ml)稀释。 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分离的有机相用冷盐水(300ml)洗涤,干燥,真空浓缩。 粗品硅胶层析纯化,用二氯甲烷洗脱,获得所需化合物黄色固体(64. Sg,99% )。B. 4-乙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甲酸乙酯0°C下在氩气中,向本实施例化合物A(23g,96mmol)四氢呋喃(0. 6L)溶液中加入 乙醇钠的乙醇溶液(21 Ww,43ml,115. 2mmol),用20分钟滴完。反应物在0°C搅拌1小时, 用乙酸乙酯稀释,用氯化铵溶液和盐水洗涤。干燥有机相,浓缩,残留物用硅胶层析纯化,依 次用二氯甲烷和5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所需化合物白色固体(23.5g,98%)。LC/ MS ; (M+H)+ = 250. 17。C. 2-(4-乙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基)-丙_2_醇0°CT,向本实施例化合物B的THF(2. 5L)溶液中用加液漏斗缓慢加入甲基镁化溴 (3M的Et2O溶液,360ml, 1. 08mol)。化合物升至室温,搅拌持续4小时。反应物用氯化铵溶 液猝灭,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用氯化钠溶液洗涤,干燥,获得所需化合物黄色固体(78g, 100% ) ο LC/MS ; (M+H)+ = 236. 1。D. 4-乙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醇
过氧化氢(30%,10. 3ml, 178. 5mmol)和二乙醚合三氟化硼(271. 4ml, 2. 14mol) 的混合物在0°C搅拌30分钟。将其冷却至-20°c,加入-15°c的本实施例化合物C(30g, 129. 5mmol)的二氯甲烷(1. 45L)溶液。使反应混合物达到_3°C,然后冷却至_40°C。边搅 拌边向该混合物中加入饱和亚硫酸钠溶液。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提取,干燥,真空浓缩, 获得化合物 D(26g,76% )。LC/MS ; (M+H)+ = 194. 2。E. 6-苯甲氧氧基-4-乙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室温下搅拌本实施例化合物D (lg,5. 2mmol)、苯甲基溴(0. 62ml, 5. 2mmol)和碳酸 钾(2. Ig, 15. 5mmol)的二甲基甲酰胺(IOml)混合溶液12小时。反应物用乙酸乙酯稀释, 用水、10%氯化锂溶液和盐水洗涤。干燥有机相(Na2SO4),真空浓缩获得化合物E黄色固体 (Ig),该固体无需进一步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骤。F. 6-苯甲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4_醇本实施例化合物E (90g,粗品)的IN HCl (600ml)和乙醇(800ml)溶液加热至回 流,持续4小时。过滤收集固体沉淀,用混合溶剂(水/乙醇/甲醇=4/4/2)洗涤,干燥 得到黄白色固体,用二氯甲烷洗涤该固体,得到化合物F白色固体(65g)。LC/MS ; (M+H)+ = 256. 2οG. 6-苯甲氧基-4-氯-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本实施例化合物F(10g,39. 2mmol)、氯氧化磷(4. 4ml,47. Immo 1)和二异丙基乙 胺(5.5ml,31. 4mmol)的甲苯混合物(150ml)在85°C搅拌2小时,然后再次加入氯氧化磷 (1. Iml, 11. 8mmol)。2小时后,再加入氯氧化磷(1. Iml, 11. 8mmol)。反应混合物在85°C持 续搅拌1小时,然后浓缩。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用冷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干燥,真空浓缩。 粗品用硅胶层析纯化,用二氯甲烷洗脱,获得化合物G黄色固体(9. 9g,93%)0H. 6-苯甲氧基-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4-氟-2-甲基-IH-吲哚-5-醇(6. 47g,39. 2mmol,制备见下文)的二甲基甲酰胺 (IOOml)溶液用氩气脱气,然后冷却至_20°C。一次性加入氢化钠(60%的油悬浮液,1.57g, 39. 2mmol)。使反应混合物升至0°C,并搅拌30分钟,再冷却至-20°C,然后一次性加入本 实施例化合物G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100ml)。反应物升至室温。30分钟后,混合物用IN HCl (200ml)酸化,用乙酸乙酯(1. 8L)稀释,依次用10%氯化锂溶液(0. 4LX2)、1N NaOH溶 液(0. 3LX2)、缓冲液(pH = 2,200ml)和NaCl溶液(0. 4L)洗涤。干燥有机相,真空浓缩, 获得化合物H黄褐色固体(15g,95% )。LC/MS ; (M+H)+ = 403. 1。Ι·4-(4_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醇本实施例化合物H(15g,37.3mmol)、甲酸铵(12g, 190mmol)和 Pd/C(10%,l. 5g)混 合物的二甲基甲酰胺(IOOm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混合物用Celite 过滤,滤液用 乙酸乙酯稀释,依次用10%氯化锂溶液(2X)、5%碳酸氢钠溶液(2X)和盐水洗涤。干燥 有机相(Na2SO4),真空浓缩获得浅褐色固体,该固体用二氯甲烷洗涤,获得标题化合物黄白 色固体(7. 8g,64% )。MS [M+H]+= 313. 2。1H NMR(CDCl3) δ 2. 44 (s,3H),2. 51 (s,3H), 6. 31 (s,1H),6. 95 (dd, 1H),7. 07 (d, 1H, J = 8. 8Hz),7. 38 (s, 1H),7. 78 (s, 1H)。实施例1可通过下述另外的途径制备。
A-1. 4-氯-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甲酸乙酯向IOL反应器中加入4-羟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甲酸 乙酯(155. Ig, 0. 70mol)和甲苯(2. 7L)。然后加入氯氧化磷(128. 8g,78ml,0. 84mol)和二 异丙基乙胺(94. 2g,127ml,0. 70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5分钟,然后加热回流,持 续20小时。HPLC分析表明起始原料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C,加入冷K2HPO4溶液 (527g溶于2. 4L水),调整其加入速率使反应混合物内部温度保持在5°C以下。混合物最 终PH为8。混合物在0°C 5°搅拌20分钟,然后室温搅拌1小时。分离有机相,用1(2朋04 溶液(85g溶于405ml水)和水(345ml)洗涤,然后过滤并真空浓缩至开始析出黄色固体。 加入二甲基甲酰胺(1L),真空除去剩余甲苯(温度=38°C,压力=9Τοπ·)。浓缩后,通过 HPLC观察到约4%的甲苯。J.4-(4_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甲酸乙酯前一步骤A-I的残留物转移到IOL反应器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1. 1L)、 K2CO3 (276g,2. Imo 1)和 4-氟-2-甲基-IH-吲哚-5-醇(109. 5g,0. 70mol)。反应混合物在 环境温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冷却至0°C。加入水(2. 0L)和乙酸乙酯(2L),调整其加入速 率使内部温度保持在20°C以下。分离各相,水相用乙酸乙酯(2L)提取。合并有机提取物, 依次用水(2L)、10% LiCl水溶液(2L)和水(2L)洗涤。然后加入甲苯(IL),真空浓缩有机 提取物。再加入甲苯(500ml),真空浓缩混合物。LC/MS ;(M+H)+= 369. 4。1H NMR(CDCl3) δ 1. 41 (t, 3H, J = 7. 15Hz),2. 45 (s, 3H),2. 87 (s, 3H),4. 39 (q, 2H, J = 7. 15Hz),6. 34 (s, 1H),6. 98 (dd, 1H),7. 08 (d, 1H, J = 8. 25Hz),7. 90 (s, 1H),8. 15 (s, 1H)。K. 2-[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 4]三嗪-6-基]-丙-2-醇前一步骤(步骤J)的残留物转移到IOL反应器中,加入足够量的甲苯,使总反应 体积达到1. IL0然后依次加入THF (1. 1L)和LiCl (140g),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C。然后加 入甲基镁化溴(1.4M的甲苯/THF (75 25)溶液,2. 1L,2. 8mol),调整其加入速率使内部温 度保持在5°C以下。总加入时间约为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0°C再搅拌2小时,然后经3小 时升至15°C,此时HPLC仍观察到5%的起始原料。然后反应混合物重新冷却至5°C,再加 入IOOml甲基镁化溴,混合物再搅拌1. 5小时。然后加入乙酸乙酯(1. 5L和15% NH4Cl溶 液(3.2L)),使内部温度保持在5°C以下。分离各相,水相用乙酸乙酯(2L)提取。合并有机 相,用15% NH4Cl (2X 2L)和水(2X2L)洗涤,真空浓缩,获得所需产物的无定形黄色固体。 粗品溶于二氯甲烷(5L),水浴(T = 370C )帮助溶解。溶液通过短硅胶垫(400g),用二氯甲 烷(7L)和5%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1.2L)洗涤垫板。蒸干滤液,获得黄白色固体,向其中 加入乙酸乙酯(1.2L)。所得浆液转移至IOL反应器中,50°C搅拌2小时后获得澄清溶液。 溶液冷却至环境温度,有白色固体析出。然后加入庚烷(2. 6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0小 时。过滤所得固体,用庚烷(IL)洗涤,在50°C下减压干燥24小时。获得2-[4-(4-氟-2-甲 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f] [1,2,4]三嗪_6_基]-丙-2-醇的白色 固体(186g,75%,3 步反应)。LC/MS ; (M+H)+ = 355. 4。1-1. 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醇
0°C下向 BF3 · OEt2 (120ml,0. 948mol)的二氯甲烷溶液(200ml)中加入 H2O2 (50% 水溶液,4. 6ml, 0. 0790mol)。反应混合物在0°C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_20°C。在另一个 烧瓶中,前一步骤的2-[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丙-2-醇(20g,0. 0564mol)溶于二氯甲烷(400ml),用间接加热使 其完全溶解。该溶液通过套管快速加入过氧化物溶液中(加入时间=20分钟)。加入时反 应物温度为-15 °C -25 °C。加入完成后,反应物温度升至-15 °C,再保持该温度40分钟。 反应混合物通过加入Na2SO3 (200ml,20%水溶液)和乙醇胺(33%水溶液,300ml)猝灭。加 入两种反应试剂的速度应使反应物内部温度保持在0°C以下。除去冷浴,反应混合物搅拌 2小时,然后倾入分液漏斗。分离各相,水相用乙酸乙酯(IOOml)提取。合并有机相,依次 用 5% 柠檬酸水溶液(IOOml), 10 % NaHCO3 (IOOml), /K (2 X 100ml)和盐水(IOOml)洗涤, 然后干燥,过滤,真空浓缩获得橙色泡沫。粗品上样于Florisil柱,用四氢呋喃作为上样 溶剂,柱用30%乙酸乙酯/庚烷洗脱。收集含有所需产物的级分,真空浓缩,用乙酸乙酯/ 庚烷重结晶。收集固体,用庚烷洗涤,获得9. lg(52%)所需产物的黄白色固体。真空浓缩 滤液,用40%乙酸乙酯/庚烷作为洗脱液在硅胶上纯化,获得另外2. 5g(14% )所需产物。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_6_醇总产 率为 11. 6g,66%0反相HPLC :3. 75min(YMC 55005柱,4.6\50讓,含0.2%磷酸的 10-90% 甲醇水溶 液,梯度变化时间4分钟,4ml/分钟,220nm处监测)。LC/MS ; (M+H)+ = 313. 2。4-氟-2-甲基-IH-吲哚_5_醇的制备 L. 1-(2,3- 二氟 _6_ 硝基苯基)_ 丙 _2_ 酮向IOL反应器中装入叔丁醇钾(570. 6g,5. 082mol)和四氢呋喃(2L)。开始顶部搅 拌,所得悬浮液冷却至11°C,然后加入乙酰乙酸乙酯(668ml,5.082mol)。乙酰乙酸乙酯的 加入需要1小时,可观察到放热现象。控制加入速率,使反应器内部温度不超过25°C。所 得混合物变为勻质,颜色变为淡黄色。加入完成后,反应混合物冷却至10°C 15°C,然后滴 加1,2,3_三氟硝基苯(260ml,600g,2. 259mol)的四氢呋喃溶液(IL)。加入需35分钟,可 观察到放热现象。控制加入速率,使内部温度不超过21°C。加入完成后,所得褐色反应混合 物升至室温,搅拌2. 5小时,此时LC分析表明没有1,2,3-三氟硝基苯残留痕迹,达到100% 转化率。反应混合物再冷却至15°C,用15分钟缓慢加入3L IN HC1,褐色溶液最终成为澄 清黄色溶液。水相的PH约为4。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X1L)提取,合并有机提取物,用盐水 (IL)洗涤,真空浓缩获得橙色油状物。获得的油状物加入IOL反应器,溶于冰乙酸(IL)。然后加入硫酸(浓硫酸,1L),可 观察到剧烈的气体释放和轻微的放热。开始机械搅拌,反应混合物在70°C加热3小时,加 热后LC分析表明达到100%转化。反应混合物冷却至15°C 20°C,加入乙酸乙酯(3L)和 水(6L)。没有观察到可见的界面。分离7L的水相,用乙酸乙酯(2X2L)提取。此时,可观 察到可见的界面。合并有机提取物,用IN NaOH (6 XlL)(水相的pH为6. 6)和盐水(3 XlL)
24洗涤。减压浓缩褐色有机提取物(温度35°C,36torr)约10小时,获得569g所需化合物的 褐色油状粗品,经HPLC分析AP为82 %。GC分析显示,残留乙酸乙酯为3%。KF:0. 25%。1H和13C NMR与报道资料相符。 主要杂质对位区域异构体(para regioisomer)。Μ. 1-(2,3-二氟-6-硝基苯基)_丙-2-酮(183g)和碳酸钾(IOOg)混合物的甲醇 溶液(IL)加热回流3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混合物,真空浓缩除去大部分甲醇。残留物用乙 酸乙酯(IL)稀释,过滤并用水洗涤。分离的水相用2N HCl中和,用乙酸乙酯(2X500ml) 提取。合并有机相,用盐水洗涤,干燥(Na2SO4),真空浓缩,获得褐色固体。固体用二乙醚研 磨,过滤获得1- (2-氟-3-甲氧基-6-硝基苯基)-丙-2-酮的黄色固体(121g,71 % )。LC/ MS ; (M+H)+ = 228. 2。N.前一步骤的1-(2_氟-3-甲氧基_6_硝基苯基)-丙_2_酮(454mg, 21mmol) 和氯化吡啶鐺(0. 9g,7. 8mmol)的混合物在180°C搅拌75分钟。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用IN HCl (3ml)和乙酸乙酯(IOml)稀释,过滤。滤液用盐水(2x)洗涤,干燥并真空浓缩,获得 1-(2-氟-3-羟基-6-硝基苯基)-丙-2-酮的灰色固体(410mg,96%),该固体无需进一步 纯化可用于下一步骤。LC/MS ; (M+H)+= 214。1H NMR(CDCl3) δ 2. 37 (s,3H),4. 22 (s,2H), 6. 95 (dd, 1H),7. 95 (d, 1H, J = 9. 35Hz)。0.前一步骤的1-(2-氟-3-羟基-6-硝基苯基)-丙-2-酮(50g,0. 234mol)加 入到2L圆底烧瓶中。加入水(IL),所得黄色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一次性加入连二亚硫 酸钠(225g,5. 5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并使其保持< 30°C,直到HPLC分析表明无起始原 料残留(通常少于1小时)。完成后,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C,真空过滤收集黄褐色固体 产物。湿产物在<50°C时真空(under house vacuum)干燥,获得4-氟-2-甲基-IH-吲 哚-5-醇(31. 4g,81%产率),该产物分离为黄褐色晶状粉末。该产物的HPLC纯度>99. 8。 1H NMR(CDCl3,400MHz) δ 7. 8(s, 1H),6. 9—6. 7 (m,2H),6. 2 (s,1H),4. 7(s,1H),2. 4 (s,3H)。13C NMR(CDCl3,100MHz) δ 145. 7,143. 4,137. 5,136. 7,134. 4,120. 1,112. 7,106. 8,95. 4,13. 3。
而且,1- (2,3- 二氟-6-硝基苯基)_丙-2-酮可通过下述其它方法转化为标题化 合物。P. 1-(3-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_丙_2_酮向1-(2,3-二氟-6-硝基苯基)_丙-2-酮(2. 5g,HPLC分析的纯度为82 %, 9. 54mmol)的溶液中加入苯甲醇(2.5ml)和LiOH · H2O(1. 07g,25. 58mmol)。然后加热反 应混合物至100 110°C,搅拌4小时,直到HPLC分析表明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用二 氯甲烷(18ml)稀释反应混合物,用IN HCl中和至pH6_7。分离各相,用盐水洗涤并收集有 机相。边搅拌边向有机溶液中加入庚烷(30-25ml),因此开始结晶。所得浆液冷却至0 5°C,再搅拌1小时。然后过滤浆液,滤饼用庚烷洗涤。在50°C真空干燥黄褐色固体12-15 小时,获得1. 6g所需化合物,HPLC分析其纯度为95%。HPLC方法柱YMC Pack Cyano3um 4. 6 X 50mm,溶剂 A :0. 05% TFA 的 MeOH 溶液水(20 80),溶剂 B :0. 05% TFA 的 MeOH 溶 液水(20 80),波长:254匪,流速:3ml/min。梯度时间3分钟。最终% B 100,起始溶 剂保留0. 5分钟。起始% B :0。典型保留时间起始原料,1. 2分钟;产物,2. 2-2. 3分钟。Q. 4-氟-2-甲基-IH-吲哚 _5_ 醇在氮气环境中,室温下向前一步骤化合物P(20.00g,66.03.30mmol)的甲醇溶液(300ml)避光加入10% Pd/C(2. Og)和甲酸铵(60. Og,0. 95mol)。反应混合物搅拌3. 5小 时,然后用乙酸乙酯(200ml)稀释,用Celite /硅胶垫过滤。残留物用任一种下述方法纯 化真空浓缩后,所得残留物用层析纯化,用3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用二氯甲烷/ 己烷研磨后,获得(7. 32g,67% )所需化合物的白色固体。真空浓缩后,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流过硅胶垫,用二氯甲烷洗涤。滤液真空浓缩, 获得(6. 66g,61% )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1-(3-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丙_2_酮也可用下述两种其它的方法转 化为1- (2-氟-3-羟基-6-硝基苯基)-丙-2-酮。 1-(2-氟-3-羟基-6-硝基苯基)_丙-2-酮方法R-I 室温下向1-(3-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_丙-2-酮(3. 03g, 1 Ommol)的乙酸酐(5ml)和乙酸(5ml)溶液中加入氢溴酸(48%水溶液,3ml)。加入后,反 应物100°C加热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边搅拌边向该混合物中加入IOml己烷。倒出溶 液并浓缩。残留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释,用盐水(3X20ml)洗涤。干燥有机相,真空浓 缩,获得I-(2-氟-3-羟基-6-硝基苯基)-丙-2-酮的褐色固体(1. 70g, 80%),该固体无 需纯化即可用于下一步骤。LC/MS ; (M+H)+ = 213. 2。方法R-2 :1-(3_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_丙-2-酮(65. 0g,0. 214mol)和 氯化吡啶鐺(60. 74g,0. 526mol)的混合物在180°C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用3N HCl(IOOml)和乙酸乙酯(500ml)稀释,过滤。水相用乙酸乙酯(2X)提取,合并有机 相,用盐水洗涤,干燥(MgSO4),用硅胶垫过滤,真空浓缩。残留物用活性碳/甲醇脱色,过滤, 真空浓缩,获得1- (2-氟-3-羟基-6-硝基苯基)-丙-2-酮的褐色固体(37g,81 % )。LC/ MS ; (M+H)+ = 213. 2。或者,1-(3-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_丙_2_酮可如下述环化为5_苯甲氧 基-4-氟-2-甲基-IH-吲哚,该产物可如前述去苯甲基。S. 1-(3-苯甲氧基-2-氟-6-硝基苯基)_丙-2-酮(9. 09g,30mmol)和阮内镍 ( 5g)混合物的甲醇溶液(IOOml)加热至40°C,然后剧烈搅拌下用30分钟滴加胼的甲醇 溶液(15ml)。回流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Celite过滤,浓缩。粗品流过硅胶 垫,用二氯甲烷洗脱,真空浓缩,获得5-苯甲氧基-4-氟-2-甲基-IH-吲哚的淡黄油状物 (6. Ig,80% )。LC/MS ; (M+H)+ = 256. 3+。实施例2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_6_环氧乙烷基甲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醇(实施例 1) (200mg,0. 64mmol)、3-氯 1,2-环氧丙烷(297mg,3. 21mmol)和碳酸钾 (445mg, 3. 21mmol)混合物的DMF溶液(Iml)在50°C搅拌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浓缩, 粗品用硅胶层析纯化,用5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标题化合物的淡黄色固体(190mg, 81% )。MS (M+H)+ = 369。实施例3 1-[4-(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1,2,4]三嗪-6-基氧基]-3-甲磺酰-丙_2_醇实施例2 (IOmg,0. 027mmol)和甲磺酸钠(120mg,85%, 1. Ommo 1)混合物的 DMSO溶 液105°C加热1小时。浓缩混合物,用硅胶层析纯化,用5%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标题 化合物的白色固体(5. 5mg,45% )。MS :_)+ = 449. 3。实施例4 1-[4-(4_ 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4- ( 二甲基氨基磺酰)氨基丁 -2-醇实施例2 化合物(40mg,0. llmmol)、N,N- 二甲基磺酰胺(94mg,0. 66mmol)和碳酸 钾(91mg,0. 66mmol)混合物的DMF溶液(0. 5ml)在80°C搅拌1. 5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 稀释,过滤并真空浓缩。粗品用制备性HPLC和硅胶层析纯化,硅胶层析时用10%甲醇/乙 酸乙酯洗脱,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13.7!1^,25%产率)。MS :(M+H)+= 493.1。用与实施例4所述类似的方法,使用表中所示的合适的亲核试剂制备下列化合物。
实施例13 (2S) -3-[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 _6_ 基氧基]-丙-1,2-二醇实施例1 化合物(45mg,0. 14mmol)、S_(_)缩水甘油(330mg,4. 2mmol)和三乙胺(5yL)混合物的乙醇溶液(15ml)在75°C加热2小时。真空浓缩反应物。粗品用硅胶层析 纯化,用100%乙酸乙酯洗脱,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26!1^,48%产率)。1^:^+!1)+ = 387. 2。用与实施例13所述类似的方法,使用合适的环氧化物制备下列化合物。对于实施 例15和16,使用合适的手性氧化丙烯(10当量)。对于实施例17和18,使用合适的手性缩 水甘油甲醚(7当量)。
实施例14 的元素分析=C19H19FN4O4 的计算值;C 59. 06%, H4. 95%, N 14. 50%,测 定值;C 58. 96%, H 4. 96%, N 14. 43%。HRMS ; (M+H)+ 387. 1455。实施例15 的元素分析=C19H19FN4O3 的计算值;C 61. 61%, H5. 17%, N 15. 12%, F 5. 13%,测定值;C 61. 35%, H 5. 06%, N 14. 99%, F 4. 88%。HRMS ; (M+H)+ 371. 1522。实施例17 的元素分析=C20H21FN4O4 的计算值,C 59. 99%, H5. 28%, N 13. 99%,测 定值;C 60. 19%, H 5. 12%, N 13. 91%。HRMS(M+H)+ 401. 1638。实施例18 的元素分析=C20H21FN4O4 的计算值,C 59. 99%, H5. 28%, N 13. 99%,测 定值;C 59. 98%, H 5. 23%, N 13. 88%。HRMS(M+H)+ 401. 1621。实施例19 3-[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丙-1-醇实施例1化合物(50mg,0. 16讓ol)、3-溴-1-丙醇(100 μ L,1. Immol)和碳酸钾 (100mg,0. 72mmol)混合物的乙腈溶液(1.5ml)在35°C搅拌过夜。过滤混合物,浓缩,用硅 胶层析纯化,用3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标题化合物的淡棕色固体(26mg,39% 产率)。MS (M+H)+ = 371。实施例20 2-[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乙醇实施例1化合物采用与实施例19类似的方法,用溴代乙醇(13当量)处理,获得 标题化合物(49% ) ο LC/MS ; (M+H)+ = 357。实施例21 6- (2-溴乙氧基)-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实施例l(300mg,0.96mmol)、l,2-二溴乙烷(1.5ml, 17. 4mmol)和碳酸钾(1. Og, 7. 2mmol)混合物的乙腈溶液(IOml)在50°C加热6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稀释,过滤并 真空浓缩。粗品用硅胶层析纯化,用1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 固体(405mg,100% )。MS :(M+H)+= 419。用与实施例21所述类似的方法,使用合适的溴化物制备下列化合物。
实施例24 N-{2-[4-(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三嗪-6-基氧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乙胺在氩气中,实施例21化合物(80mg,0. 19mmol)、N,N-二甲基磺酰胺(150mg, 1. 2mmol)和碳酸钾(400mg,2. 9mmol)混合物的DMF溶液(1. 5ml)在80°C搅拌2小时。反 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CH2Cl2稀释,过滤并浓缩。粗品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 物的白色固体(48mg,55%产率)。MS (M+H)+ = 463.2。用与实施例24所述类似的方法,使用合适的亲核试剂制备下列化合物。使用甲酰 脲制备实施例27化合物。
II [2,l-f][l,2,4] Ξ嘆-6-基氧基]-乙基}-甲酰胺I实施例28 {3-[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丙基} _膦酸二乙酯A. 6- (3-溴-丙氧基)-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 [2,1-f] [1,2,4]三嗪在氩气中0°C下,向实施例1化合物(40mg,0. 13mmol)、3-溴-1-丙醇(36mg, 0. 26mmol)和三苯基膦(68mg,0. 26mmol)的溶液中加入DEAD (45mg,0. 26mmol)。混合物在 室温下搅拌3小时,真空浓缩。残留物用硅胶层析纯化,用2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洗脱, 获得化合物A的白色固体(37mg,66% )。LC/MS ; (M+H)+ = 433。B. {3-[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丙基}-膦酸二乙酯化合物A(8mg,0. 018mmol)的亚磷酸三乙酯溶液(0. 5ml)在110°C加热过夜。粗品 用硅胶层析纯化,用乙酸乙酯和10%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澄清油状标题化合物(7mg, 79% )。MS (M+H)+ = 491。
34
实施例29 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3-甲硫基-丙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除使用3-甲硫基-1-丙醇作为醇外,用与实施例28步骤A所述类似的方法制备 (32% )标题化合物。LC/MS ; _)+ = 400。实施例30 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甲基亚磺酰基-丙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0°C下,向实施例29(25mg,0. 062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m_CPBA(77 %, 14mg,0. 0625mmol)。在0°C搅拌混合物30分钟后,加入三苯基膦(5mg,0. 019mmol)。在0°C 再搅拌30分钟后,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粗品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 固体(llmg,42%产率)。MS :(M+H)+= 417。实施例31 (2S) -4- (4-氟 _2_ 甲基-IH-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 _6_环氧乙烷基甲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实施例1化合物(31 lmg, lmmol), (2S) -(+)-对硝基苯磺酸缩水甘油酯(311mg, 1. 2mmol)和K2CO3(200mg, 1. 45mmol)的DMF溶液(3m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混合物用乙 酸乙酯稀释,过滤固体。滤液用盐水洗涤,干燥,浓缩。残留物用快速柱层析纯化(硅胶, 50%乙酸乙酯/己烷),获得标题化合物(34011^,92%产率)。LC/MS ; (M+H) + = 369. 1。
实施例32 (2R) -4- (4-氟 _2_ 甲基-IH-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 _6_环氧乙烷基甲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通过与实施例31类似的方法,将实施例1化合物用(2R)-(-)_对硝基苯磺酸缩水 甘油酯处理,获得标题化合物。LC/MS ; (M+H)+ = 369. 2。实施例33 (2R)-l-[4-(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 _6_ 基氧基]_4_ 甲磺酰-丁 _2_ 醇在氩气中-78°C下,向二甲砜(282mg,3mmol)的THF溶液(2ml)中加入正丁基锂 (1. 6M的己烷溶液,1. 12mmol)。反应物在_78°C搅拌10分钟,加入实施例32化合物(30mg, 0. OSmmol)。所得化合物在0°C搅拌30分钟,用二氯甲烷稀释,用1 % NaH2PO4溶液洗涤。粗 品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20mg,53% )。MS _)+ = 463. 2。实施例34 (2S)-1-[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 _6_ 基氧基]_4_ 甲磺酰-丁 _2_ 醇实施例31化合物用实施例33所述方法转化为标题化合物(40% )。LC/MS ; (M+H) + =463. 2。用实施例2化合物转化为实施例4化合物类似的方法,用三唑处理实施例31和实 施例32手性环氧化物,制备下列实施例化合物。
实施例43 5-甲基-4- (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_哌啶基丙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A.5-甲基-4-苯氧基-6-(3-哌啶-1-基-丙氧基)_吡咯并[2,l_f] [1,2,4]三
嗪在氩气中0°C下,向5-甲基-4-苯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醇(1.47g,6. lmmol,制备参见 WO 0071129)、1_ 哌啶基丙醇(1. 74g, 12. 2mmol)和三苯基膦 (3. 2g,12. 2mmol)混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20ml)中加入DEAD(1. 9ml,12. 2mmol)。所得混 合物在0°C搅拌30分钟,然后在室温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挥发物。残余物用硅胶快速柱 层析纯化,用5% (2M NH3 WMeOH溶液)/20%乙酸乙酯/CH2Cl2洗脱,获得所需产物的淡棕 色固体(1. 6g,72%产率)。MS (M+H)+= 367。B. 5-甲基-4-羟基-6-(3-哌啶-1-基-丙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上述化合物A (1. 7g,5. 05mmol)在HCl水溶液(1N,15mmol)中的混和液于70°C加 热3小时。真空除去溶剂。产物用快速柱层析纯化[硅胶,2M NH3的MeOH溶液/EtOAc = 2/8 (ν/ν)],获得5-甲基-4-苯氧基-6- (3-哌啶-1-基-丙氧基)-吡咯并[2,1-f] [1,2, 4]三嗪的白色固体(1. 18,75%产率)。MS :_)+ = 291。C. 4-氯-5-甲基-6-(3-哌啶-1-基-丙氧基)_吡咯并[2,l_f] [1,2,4]三嗪化合物B(0. 45g,1. 55mmol)的POCl3溶液(8ml)在80°C搅拌5小时。真空除去挥 发物。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依次用冰冷却的NaHCO3溶液和盐水洗涤,干燥,过滤。浓缩滤 液,获得4-氯-5-甲基-6-(3-哌啶-1-基-丙氧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的黄 色固体(0. 47g,98%产率)。LC/MS ; (M+H)+ = 309。D. 5-甲基-4- (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哌啶基丙氧基)-吡咯 并[2,1-f] [1,2,4]三嗪化合物C(40mg,0. 13mmol)、2-甲基 _5_ 羟基喷哚(40mg,0. 27謹ol)和 K2CO3(100mg,0. 72mmol)混合物的DMF溶液(Iml)在80°C加热2小时。过滤固体,用CH2Cl2 洗涤,浓缩滤液。残留物用快速柱层析纯化[硅胶,20% NH3 (2M的MeOH溶液)/乙酸乙酯], 获得标题化合物的黄色固体(24mg,44%产率)。LC/MS ; (M+H)+ = 420. 2。用与实施例43所述类似的方法,使用合适的羟基吲哚或氨基吲哚制备下列化合 物。
实施例51 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_6_ (2_哌啶_4_基-乙氧基)_吡咯并[2,l_f] [1,2,4]三嗪0 °C下,向三苯基膦(168mg,0. 640mmol)的THF溶液(1. 5ml)中缓慢加入 DEAD (76 μ L,0. 48mmol)。搅拌5分钟后,加入4-哌啶基乙醇(0. 48mmol),所得混合物再搅 拌5分钟。然后加入实施例1化合物,反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搅拌18小时。真空浓缩 反应混合物,用制备性HPLC和快速柱层析纯化。加入IN HCl水溶液,真空浓缩混合物,获 得粉红色固体(30mg,74% )。MS (M+H)+ = 424. 23。用与实施例51类似的方法,用合适的醇处理实施例1化合物,制备下列实施例化合物。
实施例71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甲基]-3-甲磺酰-丙基}_ 二甲基-胺步骤A 0°C下,向实施例 64 化合物(20mg,0. 0336mmol)的 DMF/THF 溶液(1 1, Iml)中加入NaH(lmg,0.0336mmOl),所得化合物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碘代甲烷(0.2ml, 过量),反应混合物再搅拌30分钟,倾入水(20ml)和二氯甲烷(20ml)的混合物中,分离各 相。水相用二氯甲烷(IOml)提取,合并有机相,Na2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无需纯化可用 于下一步骤。步骤B向前一步骤获得产物的DMF溶液(Iml)中加入NH4CO2H(2lmg,0. 336mmol) 和5% Pd/C(3mg),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再加入NH4CO2H(2lmg)和Pd/C(5mg), 反应混合物加热至70°C,持续15分钟,然后室温保持14小时。反应混合物用Celte 过滤, 用二氯甲烷(50ml)洗涤。滤液用水(20ml)洗涤,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留物用 制备性HPLC纯化,溶于二氯甲烷(20ml),用NaHCO3 (20ml)洗涤,真空浓缩,获得标题化合物 (3. 5mg,21%,2 步)。MS (M+H) + = 490。制备实施例64化合物所需的中间体制备如下。 (1-羟甲基-3-甲磺酰-丙基)_氨基甲酸苯甲酯在0°C下,向Cbz-L-甲硫氨酸甲酯(500mg, 1. 68mmol)的MeOH溶液(12ml)中加 入Oxone (1. 53g,5. 044mmol)的水溶液(8ml)。除去冰浴,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真空 浓缩除去挥发物,然后残留物倾入二氯甲烷(50ml)和水(50ml)。分离各相,水相用二氯甲 烷(2 X 40ml)提取,合并有机提取物,用水(40ml)洗涤,Mg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获得 612mg产物(产率> 100% ),该产物无需纯化可直接使用。-78°C下,向前一步骤获得产物(350mg)的二氯甲烷溶液(6ml)中加入DIBAL(1. OM 己烷溶液,2. 33ml, 2. 33mmol),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在低温下用Rochelle盐猝灭 (盐的水溶液,IOml),再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分离各相。水相 用二氯甲烷(2 X 25ml)提取,合并提取物,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获得醛和醇混合物 的白色固体。将该物质溶于二氯甲烷(6ml),冷却至-78°C,加入DIBAL-H(1. OM己烷溶液, 1.59ml,1.41mm0l),重新反应。反应混合物用2小时缓慢升至0°C,然后用Rochelle盐(盐 的水溶液,IOml)猝灭,再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分离各相,水相用二氯甲烷(2X25ml)提 取,合并提取物,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留物与二氯甲烷己烷(1 2)研磨,获 得(I-羟甲基-3-甲磺酰-丙基)_氨基甲酸苯甲酯的白色固体(118mg,42%产率)。实施例72 5-[4-(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 _6_ 基氧基]-戊 _2_ 醇0°C下,向实施例 58 化合物(16mg,0. 0404mmol)的 THF 溶液(Iml)禾口 Me0H(0. 1ml) 中加入NaBH4(3mg,0. 0808mmol),反应混合物搅拌30分钟。再加入5mg NaBH4,混合物在 10°C搅拌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混合物倾入NaHCO3(20ml)和二氯甲烷 (30ml)中。分离各相,有机相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留物吸收于硅胶,用快速柱层析纯 化(50%乙酸乙酯/己烷-100%乙酸乙酯),获得标题化合物(1011^,63%产率)。1^:^+!1) +
399·5 ο实施例73 2-[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胺A. 1-[4-(4_ 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丙-2-酮实施例1 化合物(3. lg, IOmmol)、氯丙酮(1. 02g, llmmol)和 K2CO3 (4. lg,30mmol) 混合物的丙酮溶液(IOOml)在50°C加热6小时。冷却混合物,浓缩获得淡棕色固体,该固体 用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1 1)洗涤。滤液通过流经短硅胶垫纯化,获得所需产物的淡棕 色固体(3. 34g,91%产率)。MS (M+H)+ = 369。B. 2-[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胺上述化合物A(56mg,0. 15mmol)、甲酸铵(lOOmg, 1. 6mmol)、NaBH (OAc) 3(84mg, 0.4mmol)、乙酸(0.2ml)和分子筛(IOOmg)混合于THF(2ml)中,室温下搅拌过夜。再加入 一部分甲酸铵(lOOmg, 1. 6mmol)和NaBH(OAc) 3 (84mg,0. 4mmol),混合物再搅拌5小时。过 滤固体,滤液用制备性HPLC纯化。冷冻干燥所需级分,获得所需化合物的TFA盐的白色固 体(20mg,28%产率)。MS (M+H)+ = 370。实施例74 {2-[4-(4-氟-2-甲基 _1Η_ 吲哚 _5_ 基氧基)_5_ 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基}_甲胺
实施例73 化合物 A(56mg,0. 15mmol)、甲胺(2M 的 THF 溶液,0. 2mmol)、 NaBH (OAc) 3 (42mg,0. 2mmol)、乙酸(20 μ L)和3人分子筛(IOOmg)的混合于 THF (2ml),在室 温下搅拌20小时。过滤固体,滤液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21mg, 37%产率)。MS :(M+H)+= 384。实施例75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甲醇-78°C在氩气中,向4-(4_氟-2-甲基_1Η_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 [2,1-f] [1,2,4]三嗪-6-甲酸乙酯(68mg 0. 19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2. 0ml)中滴加 DIBAL(0. 48mmol,0. 48ml, 1. 0M,2. 5当量)。在5分钟后,混合物升至_15°C,再搅拌15分 钟。加入一滴乙醇淬灭反应,然后加入IN氢氧化钠(0. 2ml)和1. Oml乙酸乙酯和1. OmlTHF0 30分钟后,过滤混合物除去得到的固体。干燥滤液,真空浓缩,硅胶层析,用40-75%乙酸乙 酯/己烷(梯度)洗脱。浓缩所需级分,获得澄清油状标题化合物(39mg,63%)。LC/MS ; (M+H)+ = 327. 3。实施例76 [5-甲基-4-(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_ 吡咯并[2,l_f] [1,2,4]三嗪-6-基]-氨基甲酸3-哌啶-1-基-丙酯A.在氩气中,边搅拌边向4-氯-5-甲基-吡咯并[2,Ι-f] [1,2,4]三嗪-6-甲酸 甲酯(0. 5g,2. 22mmol)和2-甲基_5_羟基吲哚(424mg,2. 9mmol)的乙腈溶液(10. Oml)中 加入三乙胺(6. 65mmol,0. 93ml)。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7小时后,真空除去溶剂,残留物用 硅胶层析,用20-30%乙酸乙酯(梯度)/己烷洗脱。真空除去溶剂,获得5-甲基-4-(2-甲 基-IH-吲哚-5-基氧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甲酸甲酯的白色固体(0. 58g, 85% )。LC/MS ; (M+H)+ = 337. 2。B.向化合物A(575mg,l. 71mmol)的吡啶溶液(20ml)中加入碘化锂(17mmol, 2.3g)。混合物在回流温度下搅拌45小时。冷却混合物,真空除去吡啶。残留的固体用制 备性HPLC纯化。真空除去洗脱剂,获得5-甲基-4-(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吡咯 并[2,1-f] [1,2,4]三嗪-6-甲酸的褐色固体(228mg,41% )0 LC/MS ; (M+H) + = 323. 1。
C.向化合物B(35mg,0. Ilmmol)的二氧六环溶液(7ml)中加入约5mg粉碎的4人 分子筛、三乙胺(0. 13讓ol,18 μ L)和DPPA(0. 13mmol,28y L)。混合物在氩气中50°C下力口 热6小时,然后加入3-哌啶基丙醇(1. lmmol, 156mg)的二氧六环溶液(2. Oml),升至76°C, 搅拌约16小时。反应混合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的产物溶于乙酸乙酯(100ml),用 3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所得油状物用硅胶层析,用三 乙胺/10%甲醇/氯仿洗脱。真空除去溶剂,获得橙色油状标题化合物(9. 2mg,18%)0 LC/ MS ; (M+H)+ = 323. 2。实施例77 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_6_(吗啉_2_基甲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A. 0°C下,向(2S)-4-叔丁氧基羰基-2-羟基甲基吗啉[28. 6mg,0. 13mmol,制备参 见 Heterocycles (1993),35(1),105]和三乙胺(16mg,0. 16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0.5ml) 中加入甲磺酰氯(18mg,0. 157mmol)。混合物在O°C搅拌1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5ml)稀 释。混合物依次用IM KHSO4溶液和盐水洗涤。分离有机相,干燥,浓缩获得油状粗产物 38mg (99 % ),该产物可直接用于下一步。该化合物粗品(38mg,0. 13mmol)、实施例1化合物(45mg,0. 14mmol)和 K2CO3 (50mg,0. 36mmol)混合物的DMF溶液(0.5ml)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混合物用二氯 甲烷稀释,过滤。滤液用水洗涤,干燥并浓缩。残留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2S)-2-甲 磺酰氧基甲基_吗啉-4-甲酸叔丁酯的凝胶(15mg,22.6% )0 LC/MS ; (M+H)+ = 512。B. 0°C下,化合物A(15mg)溶于4M HCl的二氧六环溶液(0. Iml),在此温度下搅拌 10小时,在冰箱中储存72小时。混合物用NaHCO3水溶液中和,用制备性HPLC纯化。含有 所需产物的级分用NaHCO3中和,用乙酸乙酯提取。干燥提取物,浓缩,冷冻干燥残留物,获 得标题化合物的固体(2mg, 16% ) ο LC/MS ; (M+H) + = 412。实施例78 6-(5-二氟甲基-[1,3,4]噁二唑 _2_ 基)_4_ (4-氟 _2_ 甲基-IH-吲哚-
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f] [1,2,4]三嗪A. 4-羟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 _6_ 甲酸乙酯(1. 5mmo 1,33Img) 溶于胼/乙醇的4 1混合物(2ml)中,混合物在90°C加热8小时。冷却混合物至室温,真 空浓缩,获得4-[[2,4-二氟-5-[(甲氧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5-(1-甲基乙基)吡 咯并[2,l-f][l,2,4]三嗪-6-甲酰胼的黄白色固体(300mg,97% )0B.向氯氧化磷(3ml)中加入化合物A(lOOmg,0. 43mmol)和二氟乙酸,所得混合物 在120°C加热10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却至环境温度,真空浓缩。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饱 和NaHCO3溶液之间分配。分离有机相,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所得油状残留物溶于 DMF (2ml),加入4-氟-2-甲基-IH-吲哚-5-醇(0. 13g,0. 63mmol)和碳酸钾。所得混合物在 50°C搅拌5小时,然后冷却至环境温度,用二氯甲烷稀释。用水洗涤有机相,干燥(Na2SO4), 过滤,浓缩。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22mg,31%总产率)。LC/MS ; (M+H)+ = 415. 14。实施例79 [ (IR),2S] -2- 二甲基氨基丙酸-[2_ [4_ (4_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
5-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酯实施例15 化合物(80mg, 0. 22mmol)、N, N- 二甲基 丙氨酸(41mg, 0. 35mmol)、 HATU(132mg,0. 69mmol)、DIPEA (91mg,0. 69mmol)和 DMAP (3mg)混合物的 DMF 溶液(1. 5ml) 搅拌16小时。真空除去挥发物,残留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收集所需级分,用HCl水溶 液(IM)处理,冷冻干燥,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69mg,63%产率)。LC/MS ;(M+H) + =470。1HNMR(CD3OD) δ 1. 45(d,3H, J = 6. 6Hz) ;2.43(s,3H) ;2.45(s,3H) ;2.98(s,6H); 3.65(s,2H) ;4.19(d,2H,J = 2. 75Hz) ;5. 10 (m 1H) ;6. 23 (s, 1H) ;6. 90 (m, 1H) ;7.10 (d, 1H) ;7. 66 (s,1H),7· 75 (s, 1H)。实施例80 [ (IR),2S] -2-氨基_4_甲基戊酸[2_ [4- (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f] [[1,2,4]三嗪_6_基氧基]]甲基乙酯步骤A实施例15 化合物(93mg,0. 3mmol)、N-Cbz-L-亮氨酸(159mg,0. 6mmol)、 HATU(228mg,0. 6mmol)、DIPEA(154mg, 1. 2mmol)和 DMAP(5mg)混合物的 DMF 溶液(1. 5ml) 搅拌过夜。真空除去挥发物,残留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2-苯甲氧基羰基氨基-4-甲 基戊酸[2-[4-(4-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 嗪-6-基氧基]]-1-甲基乙酯的白色固体(145mg,78%产率,单一非对映异构体)。ν 步骤 B前一步骤A 的化合物(130mg,0. 21mmol)、Pd/C (10%, 26mg)和甲酸铵(400mg)的 DMF溶液(4m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经Celite 板过滤,浓缩。残 留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收集所需级分,与IN HCl水溶液混和,冷冻干燥,获得标题化合物 的白色固体(92mg,84%产率)。MS (M+H)+= 484。1HNMR(CD3OD) δ 0. 99(m,6H), 1. 45 (d, 3H, J = 8. 2Hz),1. 70 (m, 1H),1. 80 (m, 2H),2. 44 (s, 3H),2. 46 (s, 3H),4. 03 (t, 1H),4. 20 (d, 2H, J = 4. 40Ηζ), 5. 45 (m 1H),6· 23 (s, 1H),6· 90 (m, 1H),7· 11 (d, 1H, J = 10. 4Hz),7· 67 (s, 1Η),7· 75 (s,1Η)。实施例81 [ (IR),2S] -2-氨基丙酸 2_ [4_ (4_ 氟 _2_ 甲基-IH-吲哚 _5_ 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_6_基氧基]甲基乙酯步骤A实施例15 化合物(60mg,0. 0. 16mmol)、N-Cbz-L-丙氨酸(89mg,0. 4mmol)、 HATU(253mg,0. 4mmol)、DIPEA (103mg, 0. 8mmol)和 DMAP (5mg)混合物的 DMF 溶液(Iml) 搅拌过夜。真空除去挥发物,残留物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纯手性2-苯甲氧基羰基氨 基-丙酸[2-[4-(4_氟-2-甲基-IH-吲哚-5-基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 三嗪-6-基氧基]]-1-甲基乙酯的白色固体(77!1^,84%产率)。步骤B上面步骤A的化合物(60mg,0. llmmol)、Pd/C(6mg)和甲酸铵(200mg)的DMF溶液 (1.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然后流经Celite 垫板过滤。滤 液用水洗涤,Na2SO4干燥,浓缩。产物与IN HCl水溶液混和,冷冻干燥,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 色固体(53mg,99%产率)。MS (M+H)+ = 442。1H 匪R(CD3OD) δ 1. 45(d,3H,J = 6. 60Hz), 1. 56 (d, 3H, J = 7. 47Hz),2. 44 (s, 3H),2. 46 (s, 3H),4. 13 (q, 1H),4. 18 (d, 2H, J = 3. 96Hz), 5. 45 (m 1H) ;6. 23 (s, 1H) ;6. 90(dd,lH) ;7. 10 (d, 1H) ;7. 66 (s,1H),7. 75 (s,1H)。
4- (4-氟-2-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6_ (3-甲磺酰-丙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
A.0°C下,向4-苯氧基-5-甲基-6-羟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1. Og, 4. 15mmol,制备参见WO 00/71129,该文献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3_甲磺酰丙-1-醇 (1. 15g,8. 3mmol)和 PPh3 (2. 17g,8. 3mmol)混合物的 THF 溶液(12ml)中加入 DEAD (1. 42g, 8.3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真空除去溶剂。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用盐水洗 涤,干燥(Na2SO4)。真空除去挥发物,获得的固体与二氯甲烷研磨,获得6-(3_甲磺酰基丙氧 基)-5_甲基-4-苯氧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的白色固体(1. 18,73%产率)。MS (M+H)+ = 362。B. 6-(3-甲磺酰_丙氧基)-5-甲基_4_苯氧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 (1. lg,3. 04mmol)、HCl(lN,20ml)和乙醇(20ml)在80°C加热3小时。真空除去挥发物。所 得白色固体与二乙醚/己烷(2 1)研磨,获得6-(3_甲磺酰-丙氧基)-5_甲基吡咯并 [2,1-f] [1,2,4]三嗪-4-醇的白色固体(820mg,95% ) MS :_)+ = 286。C. 6-(3-甲磺酰-丙氧基)-5-甲基-吡咯并[2,l_f] [1,2,4]三嗪 _4_ 醇(620mg, 2. 17mmol)和POCl3 (IOml)的混合物在85°C加热3小时。真空除去POCl3,获得黄色固体,该 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依次用冷的NaHCO3溶液和盐水洗涤。干燥有机物,过滤,浓缩,获得亚氨 酰氯中间体的粗品(610mg),0°C下将该粗品加入预先混和的4-氟-2-甲基-IH-吲哚-5-醇 (664mg, 4. 02mmol)和NaH(60%的矿物油悬浮液,160mg, 4. 02mmol)的DMF溶液。所得混合 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用二氟甲烷稀释,用10% LiCl水溶液洗涤,干燥并浓缩。残留物 用快速柱层析(硅胶,用从1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到3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洗脱)纯 化。合并所需级分,真空浓缩得到固体,该固体用MeOH洗涤,获得标题化合物的白色固体 (610mg,65%产率)。HRMS(M+H)+C2tlH21FN4O4S 的计算值432· 12675 ;测定值433. 1329。1H NMR(d-DMSO) δ 11. 36 (br, 1H),7· 94 (s,1H),7· 93 (s, 1H),7· 15 (d, 1H, J = 8. 4Ηζ),6· 99 (m, 1H),6. 24 (s,1H),4. 16 (t, 2H, J = 6. 16Hz) ,3. 31(t,2H, J = 5. 7Hz),3. 05 (s, 3H),2. 42 (s, 3H),2. 41 (s,3H),2. 50 (m, 2H) C20H21FN4O4S 0. 4 H2O 的计算值:C 54. 58 ;H 4. 84 ;N 12. 56 ; S 7. 29。测定值=C 54. 61 ;H 4. 92 ;N 12. 65 ;S 7. 33。实施例83 实施例82 N-{3-[4-(4-氟_2_甲基-IH-吲哚_5_基氧基)_5_甲基-吡咯并[2,1-f][1,2,4]三嗪-6-基氧基]-丙基}_甲磺酰胺A. 4-苯氧基-5-甲基-6-羟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1. 05g, 4. 35mmol)、 1,3-二溴丙烷(4. 0g,20mmol)和K2CO3 (3g,22mmol)的混合液在70°C加热2小时。真空除 去溶剂。残留物用快速柱层析(硅胶,用从二氯甲烷到2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洗脱)纯 化,获得中间体粗品(1.358,86%产率)。该中间体(1.3g,3.59mm0l)与甲磺酰胺(2. 0g, 21mmol)和K2CO3 (4g,29mmol)的DMF溶液(15ml)加热2小时。冷却混合物,用二氯甲烷稀 释,用5% Na2CO3溶液洗涤两次,干燥并浓缩。残留物用快速柱层析(硅胶,2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纯化,获得N-[3-(5-甲基-4-苯氧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6-基氧 基)_丙基]_甲磺酰胺的白色固体(1. lg,81% )。MS :(M+H)+ = 377。B.通过与实施例24所述类似的方法,用甲磺酰胺处理上面步骤A的化合物,获得 N-[3-(4-羟基-5-甲基-吡咯并[2,l-f][l,2,4]三嗪_6_基氧基)-丙基]-甲磺酰胺 (64%产率)。MS (M+H)+= 301。C. N-[3-(4-羟基-5-甲基-吡咯并[2,1-f] [1,2,4]三嗪_6_基氧基)-丙 基]-甲磺酰胺(530mg,1. 77mmol)和POCl3在80°C加热1. 5小时。真空除去挥发物,残 留物用二氯甲烷稀释,依次用冷的NaHCO3溶液和盐水洗涤,干燥,真空浓缩,获得亚氨酰 氯中间体的粗品(6IOmg),该中间体与4-氟-2-甲基-IH-吲哚-5-醇(495mg, 3. Ommo 1) ^P K2CO3(3. 0g,22mmol)的DMF溶液(8ml)在80-85°C下加热2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烧 稀释,过滤固体。浓缩滤液,残留物用硅胶快速柱层析纯化,用30%乙酸乙酯/ 二氯甲烧 洗脱。所需产物进一步用制备性HPLC纯化,获得标题化合物的黄褐色固体(290mg,34% 产率)。HRMS(M+H)+C2tlH22FN5O4S 的计算值447· 1376 ;测定值448· 1476。1H NMR(CDCl3) δ 7. 75(s, 1H),7· 24(s, 1H),7· 03 (d, 1Η, J = 8. 32Ηζ),6· 88 (m, 1Η),4· 04(t,2H,J = 5. 72Ηζ) ,3. 31 (t,2H, J = 6. 16Ηζ),2. 90 (s,3H),2. 42 (s,3H),2. 37 (s, 3H),2. 04 (m, 2H)。 C20H21FN4O4S 1. OH2O 0. 18TFA 的计算值:C 50. 57 ;H 4. 73 ;N 14. 61 ;S 6. 80。测定值:C 50. 44 ;H 4. 87 ;N 14. 51 ;S 6. 70。
权利要求
一种下式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FSA00000059622000011.tif
2. 一种下式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
3.治疗有需要的哺乳动物的VEGFR-2和/或FGFR-I相关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 予所述有需要的哺乳动物有效剂量的下式化合物
4.治疗有需要的哺乳动物的VEGFR-2和/或FGFR-I相关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 予所述有需要的哺乳动物有效剂量的下式化合物
5.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VEGFR-2和/或FGFR-I相关疾病为癌症。
6.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VEGFR-2和/或FGFR-I相关疾病为癌症。
7.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癌症为肝癌、结肠直肠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软组织肉瘤、胰腺癌或胃/食道腺癌。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癌症为肝癌、结肠直肠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软组织肉 瘤、胰腺癌或胃/食道腺癌。
9.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癌症为肝癌、结肠直肠癌或非小细胞性肺癌。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癌症为肝癌、结肠直肠癌或非小细胞性肺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新型激酶抑制剂。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式(I)化合物抑制生长因子受体如VEGFR-2和FGFR-1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可用作抗癌药物。式(I)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与通过生长因子受体起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其它疾病。
文档编号A61P19/00GK101880283SQ2010101428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9日
发明者J·罗布, L·洛姆巴多, L·钱, R·比希德, S·巴博萨, Z·-W·蔡 申请人: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斯奎布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